第55章 这一世文协的不同(5 / 6)
大概都留在春天刮呢。”读完第一段,孔信书的喉结轻轻的动了动,然后吐出一个字:“好!”
舒宇母亲王宛好奇的上前,看了数行便是也不禁念出声道:“泉城城内据说有七十二泉,城外有河,可是还非有个湖不可。泉,池,河,湖,四者俱备,这才显出泉城的特色与可贵……比如在千佛山上往北眺望,则见城北灰绿的一片──大明湖;城外,华鹊二山夹着弯弯的一道灰亮光儿──黄河。这才明白了泉城的不凡,不但有水,而且是这样多呀……不愧是我儿子,文笔自然流畅,不比那些散文大家要差。”
舒常业正听的津津有味,却听到妻子又开始夸起自己儿子来,不由的也是着急,便是继续往下念:
“况且,湖景若无可观,湖中的出产可是很名贵呀。懂得什么叫作美的人或者不如懂得什么好吃的人多吧,游过苏州的往往只记得此地的点心,逛过西湖的提起来便念叨那里龙井茶……”
舒常业的声音却是越来越小,很快,他便有些疑惑且担忧的抬起头,看向舒宇:“子翰,现在可是秋天,你却写了大明湖的春天,你也没在春天看过大明湖,系统会不会因此审核……”
“叔叔,下面还有一段呢。”唐雨音笑着提醒,接着也是如同之前三人一般,念了出来:
“只是在秋天,大明湖才有些美呀。泉城的四季,唯有秋天最好,晴暖无风,处处明朗。这时候,请到城墙上走走,俯视秋湖,败柳残荷,水平如镜……湖光山色,联成一幅秋图,明朗,素净,柳梢上似乎吹着点不大能觉出来的微风。
对不起,题目是大明湖之春,我却说了大明湖之秋,可谁叫我一时兴起,定错了题呢?”
等这篇散文被唐雨音念完,同桌之人皆是沉默。
舒宇不由有些忐忑:“这篇散文,够七等水准吗?”
按理说,舒宇搬来前一世老舍先生的散文《大明湖之春》,是完全不用担心这些的,毕竟老舍先生这篇风趣、自然流畅的散文,哪怕放到前一世,也是难得的佳作。
可问题是,舒宇因自身的情况,对这篇散文进行了一定篇幅的改动,所以舒宇不确定,自己的这些改动,会不会很大的影响了这篇散文的质量。
“够!绝对够,六等……不,五等都绰绰有余!”孔信书道:“我只是在感慨,小友你竟然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创作出此等的佳品文章!”
其余三人也是深有同感的纷纷点头。
得到四人的认可,舒宇是松了一口气,他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