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章李重俊(2 / 5)
离去。
因为当时坐在马背上,木木的盯着城门口络绎不绝人群的他,手里还攥着一封书信。
这封信其实是应该送进宫的,送给他等着的那个人看。
但他没有,这封信一直都攥在他的手里,从来都没有交给过任何人,也从来没有让任何人看过。
他写这封信,更多的其实只是想表达一下心中隐藏多年的某些东西,某些真实想法。
信上的内容有很多,比如说我要走了,你能来送送我吗?
再比如说,我要走了,你愿不愿意和我一起走?还有
如果有朝一日我能回来,我能取得帝位,你会不会接受我?
这就是信上的全部内容,而这些内容也几乎是表明了它永远都不可能送入皇宫,送给她看。
因为这封信,其实就是李隆基写给自己看的。
他知道,信上的内容永远也不可能实现,但他还是要写,还是要写出来。
他没有勇气当着她的面说出信上的内容,所以他只能默默的看着,默默看着存在于书信中的那个自己,那个曾经饱含了无数希望,无数勇气的李隆基。
这封信是他的过去,是过去的李隆基
“刷刷刷。”当书信化为碎片从手中飘落的那个刹那,也代表李隆基彻底和过去做出告别。
他不再是曾经那个拥有无数希望,拥有无数勇气的李隆基,从他离开长安的那一刻就不是了,从她嫁给李显的那一刻也不是了。
“走吧,元一。”
最后看了一眼身后的巨城,李隆基拨转马头,带着高力士前往潞州,马背上的身影很落寞,也很萧瑟。
说来惊人,身为掌管宫中制诰的上官昭容,她居然都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走的,她也没有看到他被封为潞州别驾的奏章。
几年的积蓄,他已经很有力量了,不光是那三百名影子,朝堂上更是再不知不觉间凝聚了一批只属于他临淄王的臣子。
可笑的是,居然没人发现,居然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这些,这也是时局过乱所导致的。
太子李重俊,安乐公主李裹儿,还有武三思,韦皇后,武氏臣子,韦氏臣子,李唐臣子,这么多人,这么多的力量,谁又会注意到暗中的影子?
李隆基称呼他手下的死士为影子,他本人又何尝不是影子,隐藏人后的影子。
时势造英雄,也正是因为李唐这混乱的局势才给了他机会,才给了唐明皇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