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五章人之本性(3 / 4)
的,因为他是一个秀才,一个他自以为会让大家崇拜的读书人。
但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福满楼的老板变得越来越沉默,以往挂在嘴边的之乎者也,也变成了柴米油盐,因为他的孔圣人,朱圣人,不能让他吃饱饭。
最后他辞掉了教书匠的工作,脱下了书生的长衫,换上了粗布麻衣,相比于那个年代很多的读书人来说,福满楼的老板还是幸运的,因为他的父亲曾经就是一个厨子,一个给乡下大户人家做饭的厨子。
福满楼的老板以前跟自己的父亲学过几手厨艺,强迫性的。
在当时的他看来,这些东西根本没用,可现在,他才发现,这个东西究竟是多么的美好。
因为它。
可以让自己吃饱饭。
在炒勺和四书五经面前。
他拿起了炒勺。
在饿肚子和读书人的尊严面前。
他放掉了可笑的尊严。
三教九流中,他从一名中九流的读书人,变成了一名下九流的厨子。
他失去了很多,却得到了更多。
在机遇的帮助下,十几年后,他又一次穿起了长袍,但和以前那破旧的素色长袍不同,这一次,他穿起的是只有,有钱人才穿的起的华丽长袍。
他不必在担心明天会不会没饭吃?后天家里的米没有了该怎么办?
福满楼的老板是幸运的,因为他还懂得变通,不像那个年代的很多读书人,仗着自己博取了一点功名,比如秀才,便洋洋自得,十分瞧不起那些贩夫走卒,尽管他们还需要为生计所担忧,尽管贩夫走卒还能有点闲钱喝酒胡侃。
在濒临绝境,那些被禁锢住了思想的酸秀才,宁愿饿死也不愿意放掉手中的四书五经,变成一个他们所不耻的下九流。
这是一种我们所不能理解的东西,也正是这种东西,才让满清的官员们变成了一个个只会写文章的书呆子。
可说他们不知道变通也不尽然,因为四书五经里显然没教他们如何贪污,在这一点上,他们还是理解变通的很好。
这或许就要从人性中寻找答案了。
如果说天香楼的掌柜就是一个胆小懦弱的烂好人,那福满楼的老板就是一个唯唯诺诺的穷书生,他们都是那个年代最底层的小人物,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
哪怕福满楼的老板后来有了钱,但骨子里的东西,永远也不会改变。
他很像一个人,一个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是啊,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