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双喜临门(2 / 4)
主张放弃上海,把国-军主力放到“兴登堡防线”的将领一起向委员长建言。
可是委员长对国联的调解抱有很大的期望,迟迟不肯撤出在上海的主力,后来他们的建议得到了白长官的支持。
委员长考虑再三,终于决定放弃上海,将****主力放到兴登堡防线。军长的提议得到了首肯,心里自然舒畅。
这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唯一可行的方案。
70万国-军依次配置在从上海到南京近300多公里的兴登堡防线中,日军要想攻陷南京,必然会遭到70万国-军的节节抵抗。
日军承受不起这个代价,以他们的国力要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是不可想象的。
周武听到这个消息也相当高兴,他越发觉得派老翟去江阴的决定是那么具有前瞻性,在兴登堡坚固的工事里,绝对要比在上海一马平川的水网平原要好得多。
只要后勤保障跟得上,鬼子的飞机大炮即使天天轰炸也对于那些半埋在地下的工事毫无办法。他们每攻占一个碉堡就得付出比在上海更加惨重的代价,而这恰恰就是小鬼子的薄弱之处。
周武立马通过电话告知下面各团,让他们做好撤退准备,胖子接到命令,乐得合不拢嘴,他正烦这下个不停的大雨呢,虽然对面的鬼子一时间过不来,但战壕里简直可以养鱼了。
战士们被大水泡得苦不堪言,都在发牢骚,有的甚至说还不如痛痛快快地和鬼子打一仗来的好,所以胖子一接到周武撤退的命令,当即布置下面各营交替掩护,有序撤退。
周武心里很高兴,叫旅部参谋赶紧把丁宁找来,跟他分享分享,顺便谈谈撤退到江阴国防工事后如何利用工事痛打小鬼子的问题。
结果那个参谋出去了半天,周武也没见到丁宁的人影,他心想人家可能在忙,或许晚些时候会来。直到吃完中午饭,丁宁和那个参谋依旧杳无音信。
周武顿时坐不住了,他刚想再派一个参谋去看看怎么回事,丁宁就来了。
来得还不止丁宁一个,还有旅部卫生连的负责人沈丽娜上尉,周武刚想说那个办事不利索的参谋几句,丁宁就先开口了:“旅座,今天这事怪不得这位兄弟,是我的原因,我的原因。”
周武突然看到丁宁和沈丽娜一起现身旅部,心里开始犯起了嘀咕,是不是这个死老丁脑子哪根筋搭错了,说了不该说的话,得罪了沈大小姐。
可是看沈丽娜的神色,也不像生气的样子啊。她自从进了旅部,平时说话不管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