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十三章 (二合一)(4 / 5)
头相比,还是欠缺一些底蕴。此刻若是将龙牙米暴露出去,定然是引来无穷的追杀,那时可大发了。
就连是师傅桃神道宗主,也未必能保全了他们。
没有实力时,闷头发大财,才是王道!
哪怕是师傅,洪芷玉也不敢说出。
“罢了。只好冷饭热抄了!”林晨心中有了想法,到了书桌前,磨起墨水,然后开始提笔写了起来。在第一页封面上,写了五个字《黄帝阴符经》。
阴者,暗也。默也,人莫能见,莫能知,而己独见独知之谓;
符者,契也,两而相合。彼此如一之谓;
经者,径也,道也,常也,常行之道,经久不易之谓。
阴符经即神明暗运,默契造化之道。默契造化,则人与天合,一动一静。皆是天机,人亦一天矣。上中下三篇,无非申明阴符经三字,会得阴符经三字,则三篇大意可推而矣。
《黄帝阴符经》不过是寥寥数百字,可是其中却是蕴含着很多知识,阴阳、三才、五行、八卦、九宫等等,既是道理之学。也是修炼之学,其言深奥。其理精微,凿开混沌,剖析鸿蒙,演造化之秘,阐性命之幽,为古今来修道第一部真经。
“读起来要一个字一个的咀嚼。每每读一个字,刚刚明白这个意思,但是第二天又是另外一个意思,竟然是千变万化!”洪芷玉再次看着经文,不由的说道:“这本经文。粗看只觉得懂了,可是再看什么也不懂,再感到思维卡壳,难受的要死!”
“这也是圣贤之道,意义所在。”林晨笑道:“圣贤话语,圣贤的经文,从来是含糊和不确定,从任意一个角度去解释都能形成真理,圣贤用含糊不清的说了许多道理。故而,这些圣贤的经文,是无法直接阅读的,直接阅读也理解不了。圣贤的经文,多以注疏见长,不在于说出前人没有说过的话上,而是努力重复前人、古人、私人说过的一切。只在乎已知的东西,从不稀罕未知的东西。”
“太上道的《太上丹经》,大禅寺的《过去经》、《现在经》、《未来经》,天玄馆的《玄天暗黑录》等,其中多数是圣皇之言,圣贤之言,其中的道理多数是看不懂的!”
“那看不懂,有什么意义?”洪芷玉问道。
“那些经文,皆是看不懂,只能是悟!”林晨笑道:“这是一种内心的修为,无法看懂,无法用具体的言语表述,不是物质,也不是道德,而好似万物生长、繁衍、死亡,只能是感悟。”
“这就是阳神之道,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