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未来和地震(月末求月票)(3 / 6)
。”
安溪跟小樊的爸爸握了握手,然后说了几句:“樊教练,你儿子光看这篮球,就知道是个人才,好好培养吧,未来可期……”
樊教练不断地说着谢谢,他很是开心,这可是安溪的夸奖,安溪的认可!
……
二三十个小球员入营,也就代表着安溪一手操办的华夏首届篮球青训营开始了。
接下来几天的时间里,青训营展开,对于范卫东看好的几个年轻人,安溪逐一的重点观察了,他不得不说,虽然近几年国内的青训没出什么人才,但国内教练看重的人才,还确实是最好的几个。
比如那个常义,虽然是个内线苗子,看骨龄身高,未来应该是个大前锋,他练得也是内线的技术,背筐单打、内线脚步啥的,都很扎实。
还有那个被范卫东称为最强的卢孝强,的确身体很好,才10岁,因为身高两米,加上强悍的身体素质,居然已经可以上演很多快攻中的暴扣了,速度按范卫东所说,的确也不慢。
还有樊奕泽小樊,安溪对他的运球惊为天人,而后续的训练之中,安溪还对年仅四岁的小樊的球感感到满意。
所谓球感,字面意思就是对篮球的感觉,安溪发现,四岁的小樊有一种天赋,他似乎可以随时随地的掌握篮球,如果篮球真的有神的话,小樊的球感之出色,让安溪觉得小樊是不是已经沟通了篮球之神,让篮球之神四处都在帮助他掌握篮球。
连续看了几天,安溪也跟2米的卢孝强来了两次一对一的对抗,结果自然不用多说。
卢孝强的对抗能力确实很出色,放到nba里,与某些成年的白人球员对抗,也会是毫不逊色的,不过在安溪面前,这点对抗就很不够看了。
安溪的技术也要比卢孝强强上不少,这一点自然是不用多说的,所以两人的两次对抗,结果不言而喻了。
几天的观察之后,安溪也给范卫东他们提出了一些意见。
“常义,看骨龄测试,他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内线苗子,不过他的内线技术练得太多了,我觉得应该给他上一些外线的技术训练。”
几天之后,安溪在球馆的一角和范卫东他们做着交流。
“外线的技术训练?有必要吗?”
安溪点了点头:“当然,骨龄测试并不一定精准,如果他长不到2米09呢?那他就要打外线了,或者以一个矮个去打内线,到那个时候,打外线他没有技术,打内线他身高吃亏,就算再强,也总会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