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叛徒之死(10 / 11)
徒。但若是就此否定营救百姓的正确性,却也是大错特错。难道因为一个叛徒,就可以否定那么多人为今天的到来而付出的鲜血吗?
一问一答,陈文干脆挥退了大帐中的卫兵,只留下了他和五花大绑的刘成:“说吧,孤倒想听听,什么问题能让你痴迷到这个份上。”
“不瞒大帅,卑职在降了鞑子之后,也曾调阅过天津三卫的档案,得到的答案是根本就没有一个叫做陈文的人在这里存在过,甚至不只是这里,整个直隶的档案虏廷也都翻了个遍,得到的答案却同样是如此。我想知道,我到底是输给了谁?”
陈文的身份,当年在四明山上,以及后来对于鲁监国朝廷和永历朝廷,乃至是其他抗清人士而言,都没有人有能力调查。距离太远是一回事,那些档案也早已被清廷封存,称得上是无懈可击这个四个字。
然则对于清廷而言,却并非如此。陈文崛起于金华,屡败浙江绿营,清廷就早早的开始了调查。可是翻遍了档案卷宗却全无头绪,而且更要命的还是,清廷抓到了这个破绽,但却无法用来破坏陈文与其他抗清势力之间的信任,因为根本没有人相信他们,所以同样是没有攻击的方向。
疑心,清廷上下所有人都有。怀疑陈文的身份,通浙案的一个说法就是陈文是清廷中一位汉人高官的子弟、族人,由此才导致了陈名夏以及南党在朝中的覆没。但是说法千头万绪,却没有人找到真正的答案,此间刘成问及,陈文却是摇头苦笑了起来。
这个问题是陈文没有想到的,思虑了片刻,他才低声向刘成说道:“你知道曹从龙当年为什么会选择自尽吗?”
陈文突然提及往事,刘成先是一愣,不解于陈文为什么会突然提及此事,随即便摇了摇头。而陈文对此心知肚明,便对刘成说道:“因为他明白了,他的所作所为造成的恶果,为此悔恨而死。而你,是没有资格知道这个答案的,孤就是要让你这个叛徒带着遗憾去死。”
此言说罢,陈文便招来了卫兵,将刘成拉出去行刑。三千六百刀的凌迟酷刑,陈文已经好久没有看过了,并非是他有多么喜欢这种残酷的刑罚,而是终于又有了一个让他恨到了必须用这等酷刑方能一解心头之患的货色。
“片完了,脑袋收好。他不是为了权利可以背叛华夏吗,未来在皇宫大门前的帝国广场上,孤给他留一块青石板的位置,让他永世受万人践踏!”
………………
8900多字的大章节。
全本欢迎您! t17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