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潼关怀古(下)(2 / 5)
会派出步兵在关门之外据山列阵。
清军的炮队抵达,二十门大口径的红夷炮,这个数量,就算是与清军入关前攻大凌河时相比也要相去良多,但是除了这些红夷炮之外,清军还携带着三门臼炮。去年托欧洲海商运来,是花了大价钱的,也是满清全部的臼炮库存,本是为了大军南下时碰上江浙明军的棱堡而准备的,现在却用在了潼关的身上。
新军没有这等重炮的编制,同时也是为了防止这些火炮拖慢了新军的行军,始终是由富绶所部的八旗军负责护送,一路上更是少不了要依靠河流,直到现在才运到了军前。其挤占的运力,更是将富绶的大军也都拖在了后面。
红夷炮队在新军的护卫下向着预备好的炮兵阵地前进,臼炮则依旧留在阵后。新军没有专业的工兵,这些炮兵阵地都是刘成在新兵训练营时学来的,半月的斜坡护墙可以完美吸收掉对方炮弹的动能,降低杀伤,江浙明军这些年也一直在使用,而且还在不断的改进,刘成这些天派辅兵修筑的不过只是最早的那种规格,但是对付远处的潼关却也足够了。
潼关居高临下,但是其城墙动辄五丈、十丈的高度,却并不适合大口径火炮的安置。并非是害怕火炮过重会压垮城墙,但大口径火炮发射时的巨大动能能够将炮弹推出去里许到数里之远,过高的城墙是万万无法承受的,甚至根本不用炮轰,只需城上守军开上几炮,城墙的墙体很可能就会自行震裂,乃至是出现垮塌。
此时此刻,眼见着新军正在护卫炮队进入预定阵地,城头上不能安置大口径火炮,而小口径的火炮又完全打不到那里,胡国柱只得再度打开城门,派出了大批的军队去进攻清军的炮兵阵地。
守军坐拥雄城却不得不出城去与前几日于野战击溃过他们的对手厮杀,因为他们很清楚,只有毁了那些火炮这座雄关才有继续撑下去的可能。然而,胡国柱的思路很清楚,但刘成却也是早有准备。
大队的新军早已是在炮兵阵地前严阵以待,长矛手在后,火铳手在前,仅仅是列阵于炮兵阵地之前,但却仿佛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
关宁军大举出动,步兵尚在关门外集结列阵的时候,大队的骑兵已然冲了过来。面对这支关宁铁骑,新军的骑兵也毫不犹豫的迎了上去,双方在战场上缠斗开来,一时间打得难解难分。
好容易,匆忙出关的关宁军步兵完成了列阵,开始向炮兵阵地赶来。可也就在这时,新军的红夷炮利用这段时间却已然完成了装填,在第一声巨大的轰鸣响起,炮弹接二连三的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