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反应(上)(4 / 6)
陈文口中的这个罗同知,名叫罗伦,是四川成都府的一个读书人,早年游历离开的家乡,结果他前脚没走几个月,张献忠就杀进了四川,从此流落湖广,靠着做教书先生为生。陈文收复江西,继而展开了对江南的一系列攻势,他辞了工便到江西投奔江浙明军,经过文官训练班和一任县丞的工作经历,如今作为郧阳府的同知,专司负责向夔东明军援助物资的事项。
“下官明白,请大王放心,下官一定全程监督下属,妥善移交援助物资,使众将能够尽快前往四川各地驻扎。”
罗伦没有明言,但他却很清楚,当初做教书先生时,东家与武昌府城的官员有旧,曾提及过夔东众将不是四川明军就是大顺军出身,与西南明军的主力大西军出身的秦藩、晋藩和蜀藩之间都有着不小的矛盾,平日里互相防备,根本不可能协同作战。
罗伦因为是四川本地人士,调派岗位时才将其派到了距离四川最近的郧阳府,现在也正是因为他本地人的身份来负责此等事项。
就其人而言,罗伦觉着他知道此事,陈文想必也不可能不知道,如今有此安排,搭上那么许多的物资和运力,摆明了就是在利用夔东众将来给云贵的大西军下绊子。这是他最愿意看到的事情,原因无他,四川人与大西军之间的仇怨,只怕是一夜不睡也是说不完的。
“对了,把这份檄文给夔东众将送去,让他们也来鉴赏鉴赏。”
“下官明白,下官一定将其送到众将的手中。”
约见结束,陈文休息了片刻便去召开此番在湖广的最后一个会议。内容很简单,主要还是军事上严守地方、行政上移植江浙的新政、以及诸如军户屯田、援助夔东明军等重要议题。明天陈文就要返回南京,总要在会议上再强调一番才是。
第二天一早,结束了本地官府所组织的欢送仪式,陈文便乘船返回南京。古人有诗云道:千里江陵一日,从重庆白帝城到荆州府城所在的江陵仅用一天时间,虽是夸张,但也形象的说明了长江水道之便利,尤其是顺流而下。
陈文乘船自武昌码头启程,顺着长江的流向,一路东进,到了腊月二十九的午后,总算是回到了如今江浙明军集团的行政中心——南京。
离开了码头,陈文便直接回返府邸。换上了齐王府牌匾的府邸,一如在金华时那般,齐王府分为内外两院,内院是陈文的私宅,外院则是齐王府直属的官厅。不过随着占领区的不断扩大,这还是前年才开始兴建,去年年底才投入使用的官厅就已经有些不敷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