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关宁军(5 / 6)
憬。他现在才只有四十六岁,正值壮年,麾下带甲数万,更是汉地西北最为强大的一股势力,比之后世三藩之乱时已经六十二岁高龄的老朽自不可同日而语。
“只是不知道朝廷会给本王一个什么封号,最好是周王,再不济是辽王也行。到时候周、晋、蜀三王制衡越王一家,朝廷应当乐于在这里面玩弄那些大小相制的把戏,皇上愿意,文官们也愿意,所以他们是不会吝惜这个王位的。”
有明一朝,亲王爵位不授异姓,到了南明时,也是孙可望强逼着才打破了这个惯例。相较之下,晋王和蜀王两藩,倒是永历心甘情愿来酬谢救驾大功的,算来倒也是与孙可望有关系,有因才有果嘛。甚至就连陈文的越王和齐王封号,也都与孙可望有关,一个是收复南京的大功,孙可望代为册封的,另一个则是千里勤王,靠着暴打孙可望才拿到手的。
吴三桂反正,对永历朝廷极其有利。首先是北上的道路打通了,其次是川北和陕西、甘肃等地改换了旗号,再次则是有了北伐京城的路线,最后还可以用吴三桂的关宁军配合其他藩镇来制衡实力最强的陈文,一举而多得,一个亲王爵位难道还会吝惜?
“有了亲王的爵位,才能更好的招揽人心,将这西北大地化作我吴三桂的藩国,一如当年的辽西那般。至少不能被李定国压上一头,否则白白为朱家的皇帝和李定国那个贼寇做嫁了衣裳,那还不如自己关起门来称孤道寡,编练出几万西班牙大方阵自家再行东进来得爽利。”
满清在江南被陈文杀得几次大败,实力衰弱幅度极大,吴三桂现在又消灭了这支驻防八旗,形势更是一片大好。而恰恰是有了这么一次胜利,这支关宁军的将领们也是自觉着前途一片光明,此间的庆功酒宴就更显欢快。
吴三桂一杯美酒饮尽,如此的畅快已是许久未曾有过的了。大殿上舞娘翩翩起舞,乐师也在卖力的演奏,歌舞俱是烘托大捷气氛,在场众将也自是推杯换盏,时不时就要起身向吴三桂恭贺一番。
高墙之内,满洲、蒙古家眷的哭号与屠城者的狂笑交织,高墙之外的行辕中则是推杯换盏,轻歌曼舞。就在这喜庆与悲哀交错的时刻,吴三桂的亲兵队长却从大殿外蹿了进来,凑到吴三桂耳畔低声了几句。
“还愣着干什么,摆香案,有请天使。”
天使?
还沉浸在庆功宴气氛之中的众将先是一愣,随即便想起了吴三桂提及过的援兵,随即便跟着吴三桂向大殿外的院落走去。
永历朝廷的使者是一队明军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