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布局(下)(4 / 5)
陈文继续他刚刚的议题,与文安之和夔东众将说道:“湖广光复,本是好事,然则本王听闻郧阳、襄阳一带闹得有些不太和睦,今番也为了解决此事才延请诸君前来功赏的。”
夔东众将,也称夔东十三家,乃是驻扎于川东、鄂西的那些受南明王朝节制的反清武装的统称。
十三家一说,并非实际数字,主要是来自于大顺军残部的临国公李来亨、皖国公刘体纯、靖国公袁宗第、益国公郝永忠、兴平侯党守素、桐城侯马腾云和宜都侯塔天宝以及旧明军的涪侯谭文、仁寿侯谭诣、新津侯谭弘,也有曾为明军,一度降闯、降清,最后又在陕西举兵反清的岐侯贺珍和曾为流寇,后来降明的南漳伯王光兴等人。
这夔东十三家来源复杂,别说是前明军和前闯军之间的矛盾了,势力最大的大顺军各部之中也是矛盾重重,文安之能够节制诸军,其能力、威望也都是一时之选,唯独可惜了夔东明军始终没有足以实现实力攀升的根据地,众将之间也是互不信任,只能局限于川东、鄂西的山区。
众将分驻各地,其中如王光兴驻扎于施州卫、郝永忠驻扎于郧阳府南部的房县羊角寨、李来亨驻扎于荆州府西北部的兴山县七连坪、党守素驻扎于荆州府西北部的巴东县、而塔天宝则驻扎于巴东县的平阳坝。
这些武装的驻扎地点和实际控制区全部都在湖广北部,牵扯到了两府一卫的地界,甚至包括襄阳府也在他们的兵锋之下。
此前陈文南下勤王,他们也曾想借着陈文摧垮满清在湖广北部的统治的契机,占据更多的地盘,结果各地绿营迅速改换了门庭,跟着楼继业从武昌、黄州带来的降卒将他们生生的堵在了原地,不得寸进。
对此,众将不可谓不是满怀着怨气,军队驻扎在四川的还好,毕竟不接壤,也没这个机会,但是湖广的这几家就不一样了,他们便宜没有占到不说,有些还损失了一些人员和物资,此番也是要抱着团来与陈文讨价还价一番的。
“齐王殿下说的好,湖广光复是好事,可咱们都是王师,凭什么不许咱们扩充实力,齐王殿下掩有东南数省,还不肯施舍咱们几个县的地盘吗,也太小气了吧。”
比之其他人,郝永忠满腹的怨气根本没有丝毫掩饰,甚至可以说此人根本就没有掩饰的习惯。
这位原名郝摇旗的益国公,在大顺军全盛时期,不过是右营制将军绵侯袁宗第的一个部将,而制将军则是大顺军制中仅次于权将军的第二等军阶,袁宗第本人更是负责湖广一带的方面大帅,比掌旗手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