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新军(中)(3 / 6)
,改编新军的话,哪一旗也没有彻底压倒其他人的可能。
筹建的决议异乎寻常的顺利通过,究其原因,顺治没有威胁各旗权利的意图,再加上江浙明军的威胁存在。但是,顺利归顺利,现实问题已然存在,而且问题的严峻性根本不容任何忽视。
“皇上有意振奋,乃是天大的好事,我大清皇上这样的圣明天子岂不比昏明强上百倍。”
拍过了马屁,户部满尚书郎球继而说道:“可是皇上,现在江浙尽失,国库之入不敷出更显严峻。况且漕粮断绝,如今可谓是粮饷两缺,奴才及户部以下官员皆在尽力维持,奈何北方残破,实难筹措啊。”
顺治听到这话,却也不急,坐在龙椅之上,听完了郎球的牢骚,继而才回答道:“此事朕已有计划,粮饷上面不是问题。实在不行,内务府还有积蓄,朕便是节衣缩食也要把这支新军编练起来,以护我大清江山社稷万年不朽。”
“吾皇圣明。”
郎球与顺治一问一答,起初还有朝臣觉着这个户部尚书太过不给皇帝面子了,但是看到这里却大多已然看出了些端倪,这个户部满尚书与其说实在苦穷,还不如说是在堵其他潜在反对者的嘴。
编练新军,战法好说,粮饷和人员最重,人员上八旗内部妥协,粮饷上与其说是顺治有办法,还不若说是刘成、胡全才那些人琢磨出了敛财的手段。眼见于此,朝官们无不尽可能在不引起旁人注意的情况下向着病怏怏的兵部右侍郎侧目而视,但却依旧看不出个所以然出来。
早朝很快就结束了,胡全才从头到尾只有一句接受任命的谢恩要说,朱之锡等人更是连句话都没有捞到,至于刘成则根本没有资格上朝。
不过,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说到底,八旗现在还没有烂到清末那般,活力存在,外在的威胁也过于巨大。但无论是胡全才、刘成这伙人,还是其他朝臣却无不明白,八旗内部只怕是在最近的这几天里早已有了默契,顺治至少是得到了几个旗的支持才敢在早朝上把事情摊开了讲。
朝会结束,胡全才强撑着离开了紫禁城,上了马车就彻底瘫在里面。回到家中,郎中忙得不亦乐乎,倒是他那一党中人却一个不见,尽皆在外面做事。
比之其他人,刘成依旧在当初他第一次进宫时的大殿外等候。良久之后,大殿里走出了一个小太监,宣旨传召,刘成才迈步走了进去。
此时此刻,大殿内八旗亲贵俱在此间,看样子已是你来我往了许久,不少亲贵都已经显出了些许疲态,但是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