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相见欢(上)(2 / 5)
府的几个乞丐头子也算进去。
还是不够?
青阳县城的几个没有背景的小商贾也是明军的细作。
这都不能过关?
那就对不住了,告密的镇子的士绅豁夺功名,入狱直接打死,江浙明军在池州的情报头子就新鲜出炉了。
士大夫阶级盘根错节,这样一来,士林的愤怒和反弹在所难免,可是池州府那边已经顾不上这许多了,他们此前反正的事情还没交代清楚呢,债多不愁,也就顾不上这许多了,先解决一个是一个。
池州闹剧乍现,作为始作俑者的张煌言一行却已经赶到了南昌。
六月底的赣江之上,顶着烈日骄阳,自鄱阳湖溯流而上或是自赣江上游而来的大小船舶,有的是纤夫喊着号子将绳索拉得笔直,有的则是船工不断的调整帆、舵,总要将船驶入到沿江的码头。
张煌言一行在饶州府上了船,渡过鄱阳湖,顺着赣江溯流而上,很快就驶入到了赣江上的章江码头。
章江码头就在章江门外,豫章十景之一的“章江晓渡”指的就是这里。他们这一行人乘坐的是鄱阳湖水师的运兵船,下了船,张煌言望向远处,纤夫们正在前往成群结队的前往码头上的水师办事处去结算工钱,一路上有说有笑,显然是不怕水师衙门会克扣他们的工钱。
张煌言在路上听水师的军官说过,拉纤是极苦的活计,寻常人是不会做的,不过这些人的身体强壮自不待提,相较农民的组织性也更强一些,招兵时是能够优先一些的。所以这些住在赣江下游的汉子除了在家种田外,时常也会来走一遭,赚笔快钱,有个纤夫的身份等招兵时也能优先一些。
惊叹于***风的改变,张煌言一行未走多远,也迎来了早已等候在此的官员。
南昌有俗语:“接官送府章江门”,此处历来是官员上任接官、官员卸任送官必经的所在,这与府城内部西北方向多衙门有着极大的关系,从而甚至已经形成了一种惯例。
寒暄一二,迎候的官员就将张煌言往不远处的章江门那边请。不谈张煌言此来本就是打算与陈文相商的,就算是礼节,自然也是要先往行辕拜会的。
张煌言回了一礼,略尽礼数,抬头望去,却见不远处耸立着一数层高的楼阁,上书着滕王阁三字,直接便吸引了他的注意。
“敢问贵官,这就是初唐王子安作《滕王阁序》的所在?”
“本兵博学多闻,正是此处。”
这个滕王阁就是江南三大名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