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永历四年 > 第一百二十八章 情理之中(上)

第一百二十八章 情理之中(上)(2 / 6)

张名振其人忠于鲁监国,侍母也是极为孝顺,是一个典型的忠臣孝子。但是他为了鲁监国和舟山内部的稳定,先后以最激烈的手段火并了黄斌卿和王朝先。与文官集团长期不睦,无论是在内负责朝政的内阁首辅张肯堂,还是在外手握兵权的重臣直浙经略王翊,都是处于半敌视的状态。可以说,鲁监国朝的兴起和维持,张名振功不可没,可是其中巨大的内耗,他也脱不开干系。

但是,张名振的一生始终在与满清作战,从未有过降清的打算,哪怕是环境最恶劣时也从未有过,称得上英雄二字。哪怕他身上的瑕疵不少,但也并不能将他的努力所掩盖。

张名振的墓修好后,张煌言曾赋诗写道:“牙琴碎后不胜愁,絮酒新浇土一抔。冢上麒麟哪入画?江前鸿雁已分俦。知群遗恨犹瞠目,似我孤忠敢掉头?来岁东风寒食节,可能重到剪青楸。”

这首诗,陈文不知道具体内容,但却记得大致是有这么回事。无他,这时代的士大夫沾上点事儿都要赋诗留念,就跟后世的拍照、发微博一样。但是,军情司送来的消息却显示,张名振死后,所部兵马划归张煌言指挥。

这是应有之意,谁让这时候陈六御还没有抵达崇明,郑成功即便是有插手的打算也没有这个机会,除非是直接断了张煌言所部的粮饷,而那却只会将张煌言往陈文这边推,对他没有任何好处可言。

张煌言是一个矢志驱除满清的英雄,他如今手握兵权就一定会积极的向满清占领区发动攻势,这对陈文进攻杭州是有好处的。可是现在的问题在于,张煌言背后的郑成功的举动却显得诡异的实在有些不像话。

情报上写的分明,郑成功在上个月先后承认了郝尚久和耿继茂反正的现实,承认了这三支势力都是处在明军序列当中。尚家父子虽然没有获得他的承认,但他此前派出的辅明侯林察所部却撤了回去。而对于此前与之进行议和的满清朝廷,郑成功更是没有断了来往,依旧在与其洽谈之中。

这一切,非常的不对劲儿。郑成功此前的战略,主要是按照周全斌定下的经营闽粤的战略布局,其次则是钱谦益的楸枰三局。可是现在,郑成功在闽南、粤东战略收缩,尤其是依旧在与满清议和,那么剩下的选择也就不多了。

郑成功是不可能降清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哪怕是如今双方的关系不是多么融洽,陈文也从没有冒出过郑成功会降清的这种无稽之谈。可是无论是哪一种选择,都会导致福建、广东地方上的大乱。

更加不忍去想的还有另一种可能,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