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送别(2 / 5)
热烈的场面是曾经所没有过的,哪怕是陈文给他们涨了工资、调整了薪金结构,使其收入得到有效的提升也不似今天这般。
工匠们感激的是陈文免除了他们的匠户身份,将他们划归到民户里面。这样一来,哪怕是这些工匠无不签订了长达几十年的长约,但却和匠户那等世世代代的贱民身份还是大有不同,身份地位的提升还是使他们对陈文的善政感恩戴德。
转过了一圈,尤其是大致的看过了扩大规模的工坊,陈文便来到了徐毅的公事房听取报告。
水力工坊的底子已经初步形成,这几个月里在继续挖掘和扩大产能的同时,军工司开足马力,全力制造军器,以便于跟上扩军的进度。
甲胄方面,陈文已经决定了不再继续生产棉甲,将空余出来的产能投入到其他方面。而扎甲的生产,有着水力锻锤的存在,甲叶的打造速度极快。按照陈文的计划,重步兵及骑兵装备全套扎甲,火器队及其他单位装备半身甲,大约明年四五月的时候就可以完成对战兵营的初步列装了。
至于头盔、面甲之流,生产速度则更是惊人,估计用不了那时候就能完成列装,进而开始装备地方驻军。
武器方面,鸟铳早在去年就已经从战兵营中淘汰了,军中装备的基本上都是鲁密铳,斑鸠脚铳由于是重型火绳枪,装填速度较慢,陈文不打算尽数淘汰鲁密铳,而是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列装,西班牙方阵中按道理也是如此的,完全可以借鉴过来。
其他的,冷兵器、火炮什么的都在按部就班的生产,速度不一,倒是手榴弹的生产速度随着一项技术革新而陡然加快。
知识的应用、经验的积累、机械的使用、有效调动工匠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军工司凭借着这些已经开始了逐步将江浙明军打造成武装到牙齿的钢铁雄师。
陈文听取了这些报告,对于生产速度还算是满意,就是随着江西这个原材料产地的入手,是否就近再建造起一片工坊倒成了一个需要考量的问题。
“在江西选址建立分厂,更便于原材料的运输,总好过从江西大老远运到金华生产,生产出来的武器再运回去装备部队要更有效率。但是大王,问题也是存在的,比如管理,比如培训工匠,比如建设分厂的初期投入,还有不少问题存在,下官以为现在还是应该把精力集中在完成生产任务上面。”
如今的军工司工坊,生产主要是依靠水力机械的粗加工,而后再有工匠进行精加工和组装。也有用较为传统的手法制造,再用水力机械去完成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