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郡王(上)(3 / 6)
滞留在湘西的山区,打草惊蛇,清军利用这段时间从荆州抽调了八旗军南下,在水师和主力部队第二次脱节时,于常德城下击败了卢明臣,而荆州到常德之前的距离竟比辰州到此还要长上一些!
这一次,托陈文的福,刘文秀没有在涨水期东进,也没有碰上连日的降雨,可是待卢明臣攻陷桃源县,却还是等了刘文秀将近十天的时间。
当然,时间大幅度缩短,并不足以让清军尽快南下,刘文秀很顺利的攻陷了常德府城,完成了战略目标第一步中的上半阙。而下半阙,就是要进军洞庭湖东岸的岳州府城,从而完成对湖广南部清军在战略上的拦截。
卢明臣的船队出发后,很快就抵近到了岳州府城,结果当夜就遭到了清军伏击,苦战一夜,却始终得不到主力的支援,最终被清军击溃,倒是卢明臣没有像上一次那般被射杀。
刘文秀的主力依旧是步行,可现在的洞庭湖,还没有经过后世的围湖造田,面积乃是后世的两倍有余。光是直线距离就与辰州到常德之间相差仿佛了,更何况刘文秀军中的士卒、战马、战象都没有练过水上漂的轻功,绕路是不可避免的。
就这样,明军主力绕了一大圈才能赶到岳州城,能够对卢明臣提供有效支援那就奇怪了。而清军却因为江西全面落入陈文之手,迫不得已在岳州这一要地极力加大了兵力,以防陈文西进,从岳州截断武昌与长沙之间的交通。
刘文秀其人,用兵上有很大的问题。运气经常极差且不提,战略筹划上的细节太差,尤其是不擅计算。水师与主力连番脱节,每次脱节都是很多天的时间,既给了清军以增援、设伏的时间,又做不到在速度更快的水师造袭时主力部队及时援救,这已经不是李定国在衡阳大捷中被孙可望计算那么简单了,摆明了是他根本就算不清楚这个时间差到底意味着什么!
如果联想到两年前保宁之战的场惨败,在攻略四川之初席卷巴蜀,没有见好就收,非要带着一群战斗力孱弱的友军北上强攻保宁坚城,试图收复四川最后的这一块失地,打通进入陕西的通路。结果四川全局败坏,吃了多少全都吐了回去,还绕上了数万大军。
陈文只能说一句,其心可嘉,其法不可取。说明白了,能力不足以支撑战略构想,刘文秀真的不适合作为数万大军的统帅。
这一次,刘文秀在接应了卢明臣的溃兵后,对于岳州府城一线一片模糊的他只得退居常德,以待局势变化,倒也算是收复了一个府的失地,没有纯粹白来。
然而,刘文秀此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