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阴晴圆缺(上)(4 / 6)
以作为进攻周边府县的跳板,但是受到其威胁更大的地区却大多已经是陈文的地盘了,反倒不如受郑成功节制的张名振大军所控制的崇明岛;经济上,舟山一众岛屿,面积上根本无法与隔海相望的宁波相比,其中还基本上都是山地,粮产量很低;至于政治上,在最近的几十年里,除了是鲁王曾经的行在,也没有其他政治意义了。
假设,如果郑家霸着舟山不放,以陈文的水师确实没有太大的办法,但那却意味着的将是东南沿海的两大抗清集团的严重对立。军事上的对立会导致双方将更多的资源耗费在针对对方的上面;而经济上的对立,更是会导致贸易的断绝;政治上就更没有任何意义可言。
这一切,对于今年有望通过从浙江收受货物,再到他处转手牟利,来回来去的进项不会低于百万两白银的郑氏集团而言,每年平白提高了如此规模的收入,其转化出的力量体现在军事上,福建的天平就越加的向郑成功倾倒。若是没了这笔收入,还要在浙江与陈文进入到对立的状态,则根本是得不偿失的,更何况这个数字在未来的几年里还有望逐步提升。
舟山的地理位置虽好,但作为海商,却完完全全是一块鸡肋,甚至连鸡肋都算不上,只能算是一根鱼刺,吃下去,也许能舔到上面的几丝鱼肉,但却意味着会卡住嗓子,完全没有意义可言。
送走了郑泰,而郑泰也如约开始分批将巴成功的军队运回福建。剩下的事情,陈文已经交给暂时驻防定海的马信处置了,而他则带着幕僚团踏上了返回金华的道路。
绍兴那边,尹钺已经表示尽数收复了,如今正在与清军对峙于钱塘江。适当的压力是必要的,但是陈文现在却没有精力收复杭州,甚至就连在宁绍摆上五个营的兵力他都觉得是一种浪费。
盘踞浙江多年,陈文始终面临着战略上多线作战的窘困,以至于他的每一次胜利都很难在一个点上实现大规模的突破——永历五年击溃马进宝、张国勋,永历六年两败陈锦,清军在北线的存在却始终扯着陈文的后腿不放,直到去年才算是开始有所缓解。
去年的四省会剿,福建绿营的机动兵力全灭,如今还在那里养伤,顺便协助耿继茂分担郑成功的压力,对于浙江这边则完全是一副防御姿态;与此同时,严州府的收复,使得核心占领区不再受到清军突袭的可能,更威胁到了满清在浙江的统治核心地区杭州的安全;而接下来的马信、胡来觐反正,更是使得浙江明军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到了今年,随着宁波和绍兴的光复,以及浙江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