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复起(3 / 6)
以来从各地汇报上来的消息也是如此,甚至还有文工团演出完毕准备离开被当地百姓围堵要求加演的。而那些私营的戏班子,也开始排练演出,只是《浙江邸报》盗印一事引起了宣教司对版权的意识,想演出,得先到县衙购买许可证才行……
当然,只靠一部戏显然是不行的,这几个月下来,陈忱始终在和那些专业的、非专业的“编剧”们研发新剧目。只不过,既要有时代气息,又要表现出抗清的正义性,最好还要彰显出浙江明军的光辉形象,这就显得有些麻烦了。
“陈团长,要不咱们把四明山殿后战写成个剧本,怎么样?”
“四明山殿后战?”
陈忱回忆了一番,又看了看周敬亭下达任务时他做的笔记,看起来确实不错——当时鞑子洗山,无差别屠杀四明山百姓,陈文在联军主力覆没的情况下掩护百姓撤离,最后与追击而来的鞑子大将血战一下午,大败之。抗清的正义性有,浙江明军的光辉形象更是显而易见,事实上就算是陈忱也知道,这一战确立这支军队的自信心和自身的正义性,所以在后来的历次战斗中这支军队都远比同时代的军队要坚韧。
“确实不错。”陈忱点了点头,继而说道:“你们先研究,我去找周主事汇报一下。若是可以,咱们就开始策划剧本。”
………………
黄宗羲劫了王江,很快就说服了其人。确切的说,还是黄宗羲的那份气势彻底压倒了王江,使得这个本就不怎么坚定的能吏被迫参与到了黄宗羲的计划之中。
“想要办成这桩大事,首先便要找来更多的士人参与其间。不过为了保密,最好还是先只去知会那些抗击鞑子意志比较坚定的,聚合他们的力量先把寨子立起来再扩大影响力。”
黄宗羲原本是打算在士人中广为宣传他的主张,但是仔细想来,尤其是想起了当年的那场六君子翻墙之役,对那些潜在的可能会将此番密谋告知满清官府的败类,还是不得不起了一定的忧心。实际操作上,也只得偏于保守一些。
“我被软禁在南京多年,你说的那等人物我根本无从接触。”
“不,我知道有几个人,你肯定能说服他们。”
“何人?”
“褚九如、沈调伦还有邹小南。”
黄宗羲提到的这三个人,皆是他当年一同在大兰山上助王翊成军的同僚,自是分外的熟稔。此刻听到黄宗羲提及,更是不由得眼前一亮。
“你知道他们现在在哪?”
“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