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国公(3 / 5)
王翊得到谥号,这是应有之意,陈文出自王翊的麾下,加封原来的上官也算是一种拉拢,同时更是对殉国者的褒奖和赞誉。如今,王翊的女儿尚在,诰命自然也少不了。倒是除了王翊的女儿、孙钰的妻子易氏等文武官员亲属以外,朝廷还专门给一位未出阁的姑娘授予了诰命。只不过,听到这个消息,在场的浙江文武官员纷纷流露出了不自然的表情,就连浙江明军体系内绝对的新人前温州副将胡来觐都没有例外。
“待字闺中便凭忠义之举而获诰命,真可谓奇女子也。敢问国公,这位周小娘子眼下身在何处,下官也好去尽了此番的使命。”
宣诏使者并非没有代天子向女子授予过诰命,只是那些不是文武大员的妻子,就是殉国者的遗孀孤女。这么个其父只是个普通士绅,没坐过官也没有殉国的小人物的女儿,甚至还没有嫁人,凭借着报信的功劳获得了诰命,汉唐时还会有类似的可能,皇明,反正他是没有听说过。
只不过,他觉得诡异,陈文的表情也不太自然。“这事情,嗯,等回了金华府再说吧。”
………………
郑泰和宣诏使者同来,温州这边浙江明军的文武官员却只有陈文、新任的温州府官员、暂且继续负责防务的胡来觐以及赶来回报情况的吴登科。
陈文的秀国公和吴登科的义乌伯当即便册封完毕,其他的诏书却要回到金华府才能授予,不过这到也并不妨碍陈文设宴款待,一个国公设宴,还有郑泰和吴登科这一侯一伯作陪,宣诏使者自然是没有推辞的可能。
回到驻军大营的大帐换了身衣服,再度出来,胡来觐虽未受封,但是看着吴登科时那满眼的艳羡却还是早已浓得都化不开了。看那样子,陈文都不好说他是官迷,还是有上进心。
吴登科与胡来觐此前见过几次,皆是因胡来觐反正后商讨防务,不过有些话,吴登科却也没有避着他,干脆直接就说与了陈文。
“大帅,这秀字,末将不记得如今王师光复的金衢严处台温这六个府里有带着个字的地方啊。”
陈文知道,他与吴登科说话不避着胡来觐,本就是对其人的一种拉拢,让他觉得自己不是浙江明军的外人。这种被看做是自己人的暗示,对于新近投效的外来人士来说很是重要,吴登科能够做到如此显然是读书养气多年,城府和见识早已今非昔比,对此陈文颇为欣慰。
只是吴登科说的十分认真,郑重其事之下,似乎比他受封伯爵时还要严肃一二,弄得胡来觐却还是都有些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