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启程(4 / 6)
此番扩军,原本的那七个战兵营,除了原本陈文亲领的近卫营改由那个营的第一局局总高胜,一个在大兰山上就已经是伍长,从镇直属营起就做这个局的局总,一直是高职低配到今天的老资格军官正式就任营官外,其他各营的指挥官没有丝毫变化。甚至就连防区,也还是保持在四省会剿结束后的状态。
新建的两个战兵营,玉山营陈文打算用张自盛,只是此人识字倒是识字,可浙江明军的专业性越来越强,讲武学堂的课业看来还要花费一些时间。这倒也不着急,反正是新营头,多练练没坏处。
淳安营那边,则是由曹从龙之乱后接替刘成出任东阳县守将的那个黄锦程接掌,资格老,也有能力,是时候该升迁了。
两个新编的战兵营还在训练,甚至连新兵训练都还没有结束。同样的,骑兵营一年内不会出动,骡子军和特别行动队稍好,但也是全新的兵种。特别行动队陈文照着后世特种兵的模式制定了一部分训练计划,剩下的则由队长罗永忠自行研究。而骡子军,陈文却打算交给楼继业,不仅仅是训练,第一任的营官也将是他。
楼继业原本是作为浙江明军的参谋长存在的,负责的也是参谋司这个部门。成立一年,这个部门的效果却还不错,测绘地图、制作沙盘,根据情报和常识来做出谋划,专业性和系统性上远不是那些中世纪的西方贵族幕僚和中国古代的谋士、幕僚能够比拟的。
效果不错,不过暂时也仅限于此了。并非楼继业不够努力,只是如今的科学技术水平还达不到陈文想要的那个样子,而这也是他为什么会将最早的总参谋部改成参谋司的原因。
后世的总参谋部,乃是在总参谋长领导下,贯彻执行最高统帅和国防部长的命令、指示,搜集和提供情报,拟定和组织实施战略战役计划和动员计划,指挥并协调各军种、备战区及各种武装组织的作战行动。
细化起来,军政管理,军令传达,编制的设定,军官、士卒的培养,兵要地志的建立,情报的搜寻和资料库的建立。部队的平时编制和战时编制,采取什么样的训练计划和训练手段。战时的动员计划,资源调配计划的制定,战场上的火力配置,军队部署……
林林总总,几乎是比安远侯府如今各司大多数的工作还要全面,绝非是现如今的浙江明军的参谋司能够比拟的。
暂时无法达到这个水平,除了制度刚刚建立以外,科学技术水平也达不到标准。就像他曾对周岳颖说过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科学技术同样制约着制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