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同牢(2 / 8)
见到那位岳父老泰山,陈文先是行礼,而后由一个司礼的幕僚执雁献上,再拜后才出了大门。
问名一礼已过,陈文已经知道了周家小妹原来闺名唤作岳颖,只是此岳颖非彼月影罢了。
颖之一字,可作尖锐,亦可作聪敏,配上岳字,陈文看过了帖子后陡然一念,却让他回想起了彼此间的点点滴滴。无论是赶往衢州报信时的勇气、毅力,还是面对倪良许时的镇静自若;或是借力逐退了那位何公子,亦或是西峰寺中对于陈文那些超越时代的理念的理解速度,着实让他有些感叹。
此时此刻,陈文出了大门,周岳颖的父亲也回到了大堂,与自家的正妻并坐于大堂。
“拜、兴。”
“拜、兴。”
“拜、兴。”
“拜、兴。”
“平身。”
随着赞礼之人的唱礼,周岳颖下拜、起身,往复四次后才站起来恭听父母训诫。
“往之嫁、以顺為正、无忘肃恭。”
“必恭必戒、毋违舅姑之命。”
父母二位大人说过,才轮到她母亲陪嫁来的丫头,如今的庶母。
“尔悦听於训言、毋作父母羞。”
“虽不敏,敢不从命。”
回答过后,周岳颖又是四拜,才由陪嫁过去伺候的婆子、侍女引路出门登上那个做工考究,用上好木材雕刻有八仙过海、麒麟送子等喜庆图案,饰以红黄绸缎和各种彩带的马车。
仪卫在前,迎送者乘车于后,便是嫁妆,亦是从周家便随着马车而出,田产、房产、铺子、家具、摆设、胭脂水粉、首饰字画、古籍文房以及药材香料,不知道过去多久才算是一个完。
嫁妆乃是女子出嫁后的私房,虽说男女尊卑已定,但是为了保护女性的权益,中国古代便已经在七出之条外有了三不去的规定,便是嫁妆亦是受到大明律保护的。假若是离异,嫁妆也可以自行带回,除非一些特殊的情况,夫家是不可以有所侵占的。
陈文已经先行策马返回,坐在车中,周岳颖知道,若非是嫁与陈文,大抵还是要坐着花轿前往侯府。
按照周礼,新娘子出嫁是要乘车而行的,甚至到隋唐时亦是如此。不过到了明时,乘车出嫁早已是过去式了,取而代之的便是花轿。
据说,金人搜山检海捉赵构之时,有一次在明州,也就是如今的宁波府击溃了赵构的护卫,赵构借助于一位宁波姑娘的帮助才逃过了金兵的追杀,那姑娘还给当时已经饥寒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