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诡异(2 / 3)
而火炮也无法发射这等生化武器,他已经开始对这种落后于时代的工程手段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眼见着明军在白天可以轻而易举的将他耗工耗料良多的襄阳炮轰成一堆大大小小的碎木头,他干脆就转而在晚上再展开攻击。
夜晚,由于地上的标记无法观察,距离难以估算,就连试射都看到不到落点,这些无不导致了明军炮手在命中上的大幅下降,以至于田雄虽然不知道效果如何,但却不只是可以将每次带去的疫病木桶投射完,甚至还可以把一些投石器重新推出明军的射程。
守在城头,可能会染上疫病,放弃城头的守御,谁知道清军会不会趁夜偷城。两相其害取其轻,迫不得已,明军在夜晚只能布置少量的哨兵盯防,到了天亮之后再清理田雄的生化武器,怎是一个被动了得。
明清两军在安华镇利用棱堡与细菌战斗智斗勇的同时,清军四路进剿的东线却完全是另一个场面。
清军的东线乃是兵力最为薄弱的一线,但是相对而言,明军由于这个方向的价值过低,用以守御的兵力也是少之又少,正好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平衡。
然而,这种平衡更多是源于明军在处州府城左近修建了一座与其互为犄角的棱堡,使得清军无论攻击哪一座都会遭到另一面的攻击。这两者之间,一个拥有一千余近两千的战兵且有大批的民夫协防,而另一个则干脆修建得让清军无论从哪个方向发起进攻都会遭到多个方向的明军的反击。
棱堡,首次出现在东线清军的面前,这支清军并非没有对其发动过进攻。可是当第一次毫无希望的攻势被守军彻底击退后,东线的台州绿营和温州绿营便放弃了继续头撞南墙的愚行,反而是后撤了近半的路程,与明军开始了静坐式的对峙。
瓯江沿岸,清军的营寨星星点点遍布在处州到青田县之间河道的下半段的村镇旁。已经距离回到出发点的青田县城不远的清军大营里,马信和胡来觐对坐畅饮,全然不似他们在禀报洪承畴的文书中所写的那般殚精竭虑。
“马老哥,你说这,叫什么堡来着的那么易守难攻,大,嗯,前朝和朝廷怎么就没人拿出来用过呢。”
“谁知道呢。”抿了一口水酒,马信想了想,继而说道:“这个棱堡再易守难攻,说到底还是得有人防守,没有人,一个空壳子有什么用?”
话说出口,马信第一个联想到的却并非是这棱堡,而是自满清兴起以来,这些蛮夷的攻城技术拙劣至极,但是却能够一次次的攻陷坚城,说到底却还是因为守军不够坚毅罢了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