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正月(2 / 3)
清末才由李善兰和一个英国佬合力翻译完成。并非难以翻译,只缘随着欧洲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开始展现在一些开明士大夫们的眼前才促使着他们自那两百年的黑暗之中重新睁开眼睛去看这个世界。
《几何原本》成书于古希腊时代,但是真正对这个世界造成深刻影响却还是在文艺复兴之后,包括哥白尼、伽利略、笛卡尔、牛顿等许多伟大的学者都曾学习过,从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对于他们的伟大事业大有裨益。
这部著作陈文一经听闻就萌生了继续将其翻译完成的心思,只可惜荣虔手中也只有他此前凭记忆抄写下来的。只可惜剩下那九卷,由于没有进行翻译,无法理解自然也更没办法记录下来了。
这个读书人此前在湖广充任幕僚的经历按理说乃是面试时的一大助力,毕竟古今中外的老板都喜欢有工作经验的员工,但荣虔却对此丝毫不提,若非派去衢州负责招揽儒生的官员从他舅舅的炫耀中得知了这份经历,只怕到现在也没人知道此事。
从他的解释中,陈文可以理解,毕竟浙江明军在去年遭逢了一场监军文官发起的内讧,对监军文官产生了普遍性的敌意,而若算来,搞内讧这方面曹从龙与何腾蛟相比完全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就连这支明军中对此有些了解的军官也不得不承认。
陈文理解这是不想引发同僚的敌视,只是一旦联想到这个因几度劝阻不成而愤然离去选择避世的读书人最后还是在他的赈济和免税政策的感召下选择了为浙江明军效力,他就不由得想起了此前的孔家南宗、宣诏副使张恭彦以及更多因此而选择为浙江明军效力的人们。或许仁义,真的有着难以想象的力量。
事实在陈文看来,老百姓自然是渴求着安宁,只有那样才可以更好的通过自身的力量来使他们和他们的亲朋好友过得更好。不幸遭逢了天灾人祸,老百姓已经快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官府自然应该免税和赈济,这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这样还要收税来雪上加霜的话,那就怨不得老百姓揭竿而起了。
仁德,使得陈文收获了一些意外之喜,但却也落下了妇人之仁的形象。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在这个时代的人眼中,武人应该是无视百姓福祉,满手沾满了血腥才对,仁德是文官才会拥有的品质。
只可惜,现如今似乎绝大多数的文官做得还没有他这个野蛮的武夫来得更好,无论是明清双方尽皆在竭尽全力的盘剥百姓来满足上官以及自身的需求,导致了更多的家破人亡,想想却也真是有够讽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