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选择(上)(2 / 3)
少年亲兵们到讲武学堂学习军事知识以便入后充当军官的念头,他们父子也不可能像如今这样每天都能坐在一起好好吃上一顿晚饭。
“佑明啊,今天你们那的教官都教什么了?”
由于曾在亲兵队呆过,于佑明并没有像他父亲那样去学炮兵,也没有继承备倭卫所军官的祖业到水营里去做事,而是在讲武学堂里学了骑兵,因为骑在战马上与清军搏命的那种风驰电掣的感觉就像是上瘾一样时时诱使着他——就算鞑子真的骑射无双,我们汉家儿郎也绝不输人!
吃着饭,于世忠很自然的问着他的儿子,就像是后世的那些吃饭时询问着自家孩子今天老师教了什么,学得怎么样之类的父亲一样。而于佑明亦是大口的扒着碗里的饭食,听到问询才连忙咽了下去。
“今天教官开始传授看图和看地形,据说这是很大的学问,需要教授很长时间呢。”
说罢,于佑明将他父亲刚刚给他夹到碗里的那块肥肉咬了一大口,紧接着便继续扒着米饭,看样子骑兵的训练确实是很消耗体力。
于世忠虽然没干过骑兵,但是久在军中却也知道,这骑兵并非只是骑马砍杀那么简单,个中的学问甚至一点儿也不比炮兵要少。
武人家族出身,就不要想着日后能够老死在床上。这个道理于世忠很早就明白,因为家族的富贵就是来自祖上的浴血奋战,他们自然也不能丢了祖先的脸不是。只是儿子日渐长大,迟早也要踏上疆场,与鞑子搏命,他的脑海里却再度浮现起了另一个念头。
“要不要订下门亲事,日后也好传宗接代,把咱老于家的香火传下去。”
这个念头在他的脑海中已经浮现过多次,他的儿子的年纪也早就该成亲了。可是早前在太湖,熟识的头领都是些农民、渔夫出身,而且还都是群义军、盗匪,与他们的世袭武人家庭可以说是门不当户不对。而来到金华之后,渐渐熟识起来的那些军官虽然大多也都有了不低的军职,但是很多还是不能让他满意,而且绝大多数的家庭也没有适龄的女子,于是便迁延至今。
“哎,老话说,一代无好妻,十代无好子,这事情不能将就的,要不再等等看吧。”
纠结着的于世忠眼看着儿子碗里的那块肉吃进嘴了,于是又从碟子里夹了一块痩的放进去,嘱咐了句“多吃点”才继续闷头吃饭。只不过这饭还没吃完,一个军官便敲门走了进来,表示陈文现在就要见他。
于世忠大抵已经知道是为了什么,便连忙随那个军官赶去侯府。待见了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