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衡阳!(下)(3 / 4)
治上亦有此种说法,但是在战场上却从未主帅与主帅之间不能对决的说法。甚至武人之间以最纯粹的个人武勇来一决胜负,比起什么战术、计谋之类的东西更为人所倾倒,甚至是癫狂。
尼堪一词来源于满语,是汉人的意思,在书写上汉人与牛极为相似,大抵是满人觉得汉人就是使用牛来耕作的农耕民族,这样比较容易理解。
爱新觉罗尼堪,他之所以会有这么一个名字,主要是因为他在长相上与汉人很像的缘故。只不过,作为努尔哈赤长子褚英的儿子,与明帝国有“七大恨”的爱新觉罗家的子弟,尼堪自小就很讨厌这个名字。也正因为如此,他就更是要血腥的屠戮汉人以证明他野蛮的血统。
辽东战场以及历次破口的连战连胜,入关之后面对各路明军、流寇和义军,他所在的满洲八旗也是从无败绩,再加上多年来附逆之徒们的吹嘘,使得尼堪早已忘记了浑河战场上川军与浙军的勇烈,忘记了秦军在兵败如山倒的局面下是如何将皇太极的御营卫士吓退,逼得皇太极亲自拔刀应战,更加遗忘了江阴那座小城是如何面对满清大军坚守了长达八十一天之久……
此时此刻,在明军的计算下,尼堪被一向视之为手下败将的大西军团团包围了起来,这个满清的亲贵大王立刻化身为受了惊的野兽,骑在战马上以着困兽之态向眼前那个明军主帅发起了亡命的攻击。
刀剑相交,发出了一声干脆利落的金属碰撞之声,随后便重新分开,再度砍向对方。比起尼堪那亡命徒一般,已经全然受着愤怒支配的攻击方式,李定国的头脑很清醒。因为他知道,身为武将,越是如此紧迫的时刻就越是要保持清醒的意识,只有如此才能尽可能正确的应对战场上的变化。
战马交错,粗犷的大刀与华贵的佩剑再度相碰,双方除了消耗了些体力外,也只是在彼此的冰刃上留下了又一个崩坏的缺口。
眼前的这个鞑子呼喝着挥舞兵器,亡命的刺激下就连嘴边上都已经溢出了口水。接下了这一记劈砍,李定国一扫周围的局势,似乎明军在兵力的优势下已经取得了一个不错的交换比,随着尼堪而来的清军骑兵已经大多被斩于马下。闲下来的明军并没有云集过来和他一起群殴这个满清的亲贵大王,而是更多的补充到拦截清军主力的战场之上。
亲手宰了这个鞑子,李定国早有此意,而从现在看来,他的部将们也对他充满了信心。
碰撞再度响起,李定国很清楚,这个鞑子王爷在武艺上显然是浸淫多年,此刻又如野兽般亡命的进攻,想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