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归义(2 / 3)
在浙江、福建和江西最高级别的军官尽皆遭逢败绩,而他们却能够在那么一场惨败的大背景下“击退了”气焰正炽的陈文,升官发财自然是应有之意。甚至就连前几日与他有过争执的那个参将李勋似乎也开始觊觎起了督标营副将的官位。
然而,比起这些人,王升却远没有他们那么乐观。明军之所以撤军,与其说是清军守御得当,还不如说是以明军眼下的规模已经很难再进一步了。可若是再等几个月,待陈文的下一批新兵编练完毕,届时别说是他们,只怕就是把浙江的提标、抚标都调来守卫这江山县也不大太可能守得下来。
陈文编练出下一波新兵少说还要几个月,时间上应该是够了。“张大帅,既然你们不听良言,那就别怪卑职不肯与你们同甘共苦了。”
………………
大军返回衢州,虽是无功而返,但是出来迎接的官员、缙绅和商贾却为数不少。这些人并非是前来看明军笑话的,龙游商帮与处州人关系紧密,这些日子明军偏师在处州的攻侵早已传到了府城,若是能够打通温州,那么闽北到衢州的商路就算是重新打通了,此刻不来混个脸熟,日后让官府穿小鞋也怨不得别人。
事实上,就算是有想看也根本看不到,大军回返,军容整肃,丝毫不像是受了挫败的模样。陈文策马于军前,遥遥看去迎接的众人当中为首的确实孔家南宗的族长孔贞淑和满清的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孔衍桢。
“怎敢有劳老族长和五经博士亲迎。”
孔家的地位很是特殊,即便是不来也没人敢说句不是。但是对于孔家南宗而言,此前陈文给过孔衍桢三天的时间,可是孔家却并没有商量出个所以然,所以奏请由孔衍桢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之事便拖了下来。
对于慢待了陈文,孔家也不相信他能拿圣人后裔怎么样。其实这些天,孔家南宗始终在考虑此事,可他们此前已经请了满清的世袭官职,若是衢州一旦回到明军的手中,他们便转投明廷,那么岂不是成了清来则降清,明来则归明的墙头草了吗。
清军再度杀回来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如果此刻归了明廷,那么清军杀回衢州,他们又当何以自处。
这些对于孔家南宗而言确实是难以抉择的,可是陈文的质问也确实振聋发聩,南宗的祖上孔端友在金人南下时可以离开曲阜南下衢州,忽必烈奉赠孔子后裔时孔洙也同样不惜放弃衍圣公的爵位。可是现如今,他们却接受了满清的奉赠,甚至还是主动求取的。
子曰:“微管子,吾其被发左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