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辐射(中)(2 / 3)
标营,比如浙江的提标、抚标以及杭州驻防八旗,而福建的则是提标、抚标以及左路和右路这两个总兵的标营。
福建左路总兵王之纲,是邵武之屠的元凶;而福建右路总兵马得功却是陈文的部将李瑞鑫的熟人,当年在黄得功帐下为将,黄得功阵亡后与浙江提督田雄一起绑了弘光帝做投名状降清的叛将。
眼下福建左路总兵王之纲还在浙江的衢州与督标营同心协力防备陈文,抚标营则躲在福州城里面瑟瑟发抖,提督杨名高则驻扎城外以为策应,同时防范郑成功在围困泉州的同时将战火继续蔓延开来。于是乎,放弃了残破不堪的同安县城,被迫退守到泉州府城里面的马得功暂时也只能靠他自己撑下去了。
当前形势可谓是一片大好,但郑成功却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儿,直到思虑良久之后他才发现似乎依旧拥有优势兵力的清军显得有些过于被动了。造成这一切的原因自然是来源于陈文和他在最近这一年里表现出的强悍战斗力,而清军也确实把更多的力量集中于浙江战场,但他却还是感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不安。
只不过,当宣诏的使者赶到军前之后,在得知了清军似乎准备在西南战场上有大动作的情报后,一切的疑惑便得到了解释。
满清的总兵力确实并非明军可以比拟的,但是诸如八旗军这样的精锐部队在数量上却远远不敷使用,平常只能依靠那些战斗力较为低下的绿营兵来维系统治。眼下明军在西南和东南两线皆是大举反攻,满清只能侧重于一点,既然在西南战场,那么东南明军受到的压力自然要小上许多,而在东南战场上,陈文的威胁显得更大一些,他这里得到清军的关注自然就更少了。
虽说被人瞧不太上的感觉不甚快意,但是对于郑成功来说,积蓄更大的力量才是当前的要务。
对于间接帮助他分担了清军重压的陈文,郑成功并不吝惜溢美之词,甚至宣诏使者面前也大加赞颂过陈文的武勇。对于他这么个傲气十足的人物来说,这已经是极为难得的了。
郑成功继攻陷漳州后在这一年之内展开了第二场围城战,而此时,宣诏使者早已离开泉州的大军,借助于郑成功的人脉沿着闽北通往衢州的商路北上,眼下已经进入温州地界数日了。
按计划,他们会在商队的掩护下前往瓯江沿岸登船,然后一路溯流而上,前往衢州。他们自泉州军前出发时,陈文还没有光复衢州,可是经过了这些天的跋涉,直到今天,衢州光复和陈锦身死的消息也终于传到了温州,传到了他们的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