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赠礼(4 / 5)
十余年的小院,向他父母的牌位行礼,呆了很长时间才依依不舍的将牌位重新带回家中。
………………
距离会场不远的八咏楼,这里曾是历代文人骚客会文吟诗之处,留下了不少绘景抒情的名篇。南朝的东阳郡太守沈约、宋时的女词人李清照都曾在此留下过名篇,甚至与陈文书信往来的李渔当年在这里也留下了一副“沈郎去后难为句,婺女当头莫摘星”的对联,只可惜在金华之屠中这里遭逢了清军的大肆破坏,对联的牌匾也被毁坏,以至于陈文初临金华府时便没有见到。
前不久,陈文在与李渔进行书信交往时曾打算请他重新手书一份,再如先前那般制成匾额悬于此处。不过此时此刻,这个设想还没有能够成型,倒是八咏楼这些天却被陈文包了下来。
这几天,八咏楼中除了相关的人员,客人则只有周钦贵、陈汝安等一众被俘的罗城岩白头军的大小头目。
八咏楼建在近九米高的石砌台基上,视野辽阔,周钦贵等人这三天便在此地吃酒住宿,每日打开窗子遥望会场上的凌迟之刑。
自白头军起事抗清以来,包括曾经的主帅尹灿在内,无以计数的同袍、同乡被马进宝率领的清军屠戮,而他们这些幸存者也不得不躲在了罗城岩。“己死得其所,义士当如此!”的慷慨陈词声犹在耳,白头军与金华镇标营之间的仇怨已经根本没办法再理清楚,能够再死前喝着酒、吃着肉、看着这个仇敌如何被虐杀,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最好的馈赠了。
直至会场上人已大多散去,周钦贵和众兄弟饮尽了最后的一杯酒便摇摇晃晃的要起身离去。只是在临着重新登上囚车之时,周钦贵却走到了作为带队军官的张俊的面前。
“张队头,可否替在下向临海伯捎句话。”
张俊不太能理解陈文为什么会对这些叛乱的参与者有所礼遇,但是既然他的大帅吩咐了,那么作为亲兵队长的张俊也只能执行。
看到张俊了点了下头,周钦贵咧开大嘴便是慨然一笑:“请转告临海伯,我等会铭记爵爷的大恩,还望爵爷也能够善待其他人。另外……”
说到这里,周钦贵转而以着前所未有的郑重的口气说道:“愿爵爷能够早日光复两京,杀尽鞑子。明日之后,我等的魂魄会在这金华府为王师欢呼,为爵爷祈福!”
………………
第二天一早,陈文便率众来到了用以安葬在曹从龙作乱于府城时奋起抵抗而战死的将士们的墓地。安葬早已完毕,陈文今天赶到此处仅仅是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