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劲草(七)(5 / 6)
,罗永忠这样的溃兵只在和家人见了一面后就被和其他收拢起来的溃兵安置在了一起,而他们身边却是整整一个哨的南塘营鸳鸯阵杀手队和一个小队的火器队。
这些人始终在他们所在的位置协同前进的目的不言而喻,但是罗永忠却对此提不起任何的愤怒。因为他始终记得回到家中,他的父亲对于大兰山明军全军覆没,而他却活着逃了回来的行径是如何的气愤。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他家在几百年前也曾是书香门第,后来几经变乱,家道中落,才落得如今这番连耕读传家都不可为,甚至要充当军汉来养家糊口。
可是即便如此,圣人的教诲却从不敢或忘,尤其是前宋文丞相的这句绝笔,更是一日不敢或亡,因为他家的族谱中记载,他家的祖上就曾经追随文丞相抗击暴元,后来英勇战死。这是自祖先流传下来的荣誉和精神,怎么可以因为他的临阵脱逃而被玷污?!
浑浑噩噩的走在路上,罗永忠仿佛丢了魂魄一般,再也拿不出半分气力去做任何事,因为做任何事都无法洗脱他临阵脱逃所带让祖先、家人蒙羞的现实,而这直到清军追上这支撤离四明山的队伍为止。
得到了陈将军决定率领南塘营大部为百姓殿后,迎战清军的消息,尤其是在知道对手是杀死他的众多同袍的来自那群提标左营的狗汉奸的时候,罗永忠立刻开始呼吁那些被管制起来的溃兵们随南塘营一同殿后。
虽然不曾与南塘营并肩战斗过,即便是那场在四明山明军中传得沸沸扬扬,甚至到了匪夷所思地步的那场比试他也不曾亲眼见过。但是这一路上,南塘营军纪严明,从未有过扰民的显现;令行禁止,无一人敢于违抗军令;训练得当,行止之间众人竟如一人。如许多的不同,却都看在他的眼中。
在罗永忠看来,这样的军队是没有理由不能打胜仗的,他今日的选择即是为了那些同袍报仇,又可以洗雪前耻,即便战死了沙场也可以落一个知耻后勇的名声,不至于落下个懦夫的声名让家人蒙羞。
可是如此一举两得的好事,却应者寥寥,总共两三百人的溃兵队伍却只有二十几个汉子愿意和他一起像陈文请命,而那些已经被提标营吓破了胆的懦夫们宁可被人耻笑,却依旧躲在人群中瑟瑟发抖,不敢直面生死。
那就让他们一辈子背负着懦夫的名声好了。
百般恳求之下,罗永忠终于还是和那些同志之人留了下来,成为了南塘营在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