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3 阶级固化(4 / 6)
政治中心。
他自己也意识到了,从此表现的寄情山水。
不过现在高大全改天换地,苏轼显然就又起了心思。
对此,高大全完全没有感觉。
因为他不认为苏轼对现在的新政府来说有什么意义。
苏轼的思想和老派文人没有什么不同,而现在的江南,早已经走上了创新的道路。
他不需要一个守旧派继续拖后腿。
即便是出于制衡的原因。
高大全看向李清照,李清照会意,笑着开口道:“高叔叔,以苏仙的名气,不如先让他来太学做一段时间博士如何?等他了解了新政府的运作方式,再做打算。”
高俅自然也知道李清照现在的身份。
李清照这样一说,高俅就明白了高大全和李清照其实都不看好苏轼。
这让他十分意外。
在高俅的心目中,苏轼才情无双,冠绝江南,这样的人想要出仕,政府应该求之不得才对。
尽管知道自己不应该继续插手,不过高俅还是僭越了:“易安,其他大州可一直有人请苏仙出仕的。”
他的言下之意自然是:苏轼可是个抢手货,你们不能不给他面子啊。
李清照笑的十分自然:“高叔叔,别人是别人,我们都是自己人。小妹,你在《新青年》任职,对新政府肯定很了解。你自己说,苏仙适合新政府吗?”
虽然很想帮自己哥哥说话,但是苏小妹还是老实的摇头:“我哥思维太陈旧了,跟不上现在的时代发展。”
得,人家亲妹妹都这样说了,高俅还有什么可说的。
不过他这一次来,可不是专门为了苏轼。
高俅最多的还是为自己打算。
“大全,你看我能不能帮上你什么?”高俅笑着问道。
高大全开始感觉到苦恼了。
刚才他就有一种预感,现在预感被证实。
高俅是来向他要官的。
他不怨高俅不识抬举,当年高俅是大宋的太尉,却因为他成了白身,牺牲不可谓不大。
现在他成为了江南之主,高俅想要父凭子贵,这个想法再正常不过了。
而且高俅不是一个甘于安逸的人。
他能从一个粗通文墨的小厮爬到太尉,足以说明高俅的野心不比任何人差。
高大全现在总算明白了家族企业领导人的麻烦。
自己家的亲人求你帮忙,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