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 泱泱九州数千年,兴衰全系帝王身(加更16/70)(2 / 6)
此人是九州的传奇人物,当年在稷下学宫求学时期便已经名动天下,秦始皇嬴政曾经亲去稷下学宫拜访,刘伯温却闭门不见,自言和嬴政没有君臣之缘。
嬴政虽恼,却也不是非刘伯温不可。
当时世人都以为刘伯温淡泊名利,却不曾想到刘伯温初次出山,却选择了一个当时还是明教小头领的朱元璋作为主公。
实事求是的讲,当时朱元璋的地位,甚至还不如刘伯温。
无数的人都以为刘伯温发了失心疯,甚至稷下学宫都一度以刘伯温为耻,认为他丢了稷下学宫的颜面。
然而二十年过后,刘伯温辅佐一个出身乞丐的朱元璋在魔教和少林寺两大超一流势力在夹缝当中一统明州,成立大明王朝。
从此,刘伯温人间封神。
“一统江山刘伯温”的名声,由此而来。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刘伯温在谋士这一行的地位,差不多就相当于陈抟在武林当中的地位。
所以他的话,在场间有很大的份量。
不过在场的人,任谁的身份都不低。
自然会有人反驳刘伯温:“刘先生忽略了一点,乱域之所以会形成今日的局面,正是因为各大超一流势力互相掣肘。而江南却是华山派独尊,只要华山派不倒行逆施,江南和乱域又岂能相提并论?”
刘伯温听到这话,本想训斥,却抬头看到了反驳他的人,已经冲到口边的话顿时化为苦笑。
刚才说这话的人,是墨家老大巨子。
即便刘伯温不虚巨子,可是也没有必要因为这点小事就得罪他。
“巨子似乎对江南的前景相当看好?”刘伯温问了一句。
巨子点头道:“不瞒刘先生,墨家会在江南大规模的投放产品,日后重心也会逐步从中州转移到江南。”
“什么?”
这一次失声的是王翦。
顾不得失态,王翦急声问道:“巨子,可是大秦有什么地方得罪墨家?”
大秦能够一统中州,绝对离不开墨家的支持。
事实上,墨家虽然一直恪守中立,但是想要在九州生存下去,绝对的中立是不可能的。
墨家和各大王朝都有合作,而和大秦的合作尤其深入。
所以大秦的军事装备冠绝九州,墨家可以说是居功至伟。
只不过在墨家辅佐大秦一统中州之后,就开始想要结束这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