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5章 Java和网景的联盟(3 / 5)
有孜孜以求的方圆公司做例子,太阳微系统公司将oak团队转成了一个名为“firstperson”的子公司来运作。
可惜,并不是谁都能面不改色地烧钱,以度过市场前景大放光明前的黑暗阶段;尤其在竞标有线电视行业的机顶盒技术方案的时候落败后,firstperson被撤销,团队合并回太阳微系统公司,oak研发成果暂时被搁置。
直到去年,互联网发展的前景已经没有任何不确定因素,看到了哲儒浏览器polestar所表现出来的让人印象深刻的动态效果,太阳微系统公司想起了被晾了一年的oak,于是把它拎出来,重新包装成“java”,以“互联网编程语言”的概念推出,试图取代哲儒的pascalscript,甚至还特意编写了一个小型万维网浏览器hotjava来全方位演示。
不得不说,硅谷从来不缺天才——唐it炒作概念受益匪浅,别人自然也会有样学样地跟进。
现在,java恰好踩到了时代的鼓点上。
就拿网景公司来讲,正向哲儒浏览器polestar发起挑战的scapenavigator,便亟需一个现成的编程语言,在自家浏览器平台上运行,以对抗polestar和pascalscript的珠联璧合。
另外,本来为嵌入式系统设计的java,为了做到硬件平台无关,所采取的实现方法是:在软件层面定义了一个包含通用功能公共子集的虚拟机,让程序代码在这个环境里运行,然后再把虚拟机移植到硬件架构花样繁多的不同嵌入式系统上——到了现在,java的这个“编写一次,到处运行”的噱头,适逢其会地满足了同样底层系统各异的互联网的需求。
反观哲儒软件公司这边,则明显保守了许多。
毫无疑问,这不是技术研发实力不济,无法做到,而是屁股决定脑袋的问题——哲儒软件公司不可能舍弃磨合多年的方圆电脑平台和哲儒操作系统环境,改而拥抱其它。
“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这个java大联盟出现。”查尔斯·西蒙尼咬牙切齿地说道:“java不但试图撼动哲儒软件公司产品线的基石,还可能威胁了哲儒的整个技术布局。”
“java给浏览器提供的技术,是一个名为applet的逻辑代码在本地计算机执行的方案,类似dll——动态链接库,没有‘main’这个入口点,而是交给浏览器调用。”
“一旦这个模式的应用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