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1章 最不可能发生的挤兑(4 / 5)
严阵以待的安保人员,杨守成鼻孔朝天地催促道:“让我就这么干等着,是什么意思?”
“我们正在向上面汇报。”经理赔笑着端过来香气浓郁的咖啡,“要不,我们到贵宾室谈吧。”
“去贵宾室的话,闹出来的动静不就小了么。”心里嘀咕了一句的杨守成,毫不客气地拒绝道:“我就喜欢这里的敞亮。”
……
汇丰董事局主席办公室里,浦伟仕正焦急地等待着美国那边的消息。
外界可能还没有意识到,但这位汇丰大班心里明镜一样,从“黑色星期一”开始,在全球肆虐的大股灾,算是把汇丰拖进了泥潭。
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之前对勤和一系的几个主力上市公司进行收购的过程中,做为幕后策划者的汇丰,动用了数百亿港元。
其他合作伙伴的情况还好说一些,毕竟都是财团级大佬,有足够的底蕴做后盾,但刘峦雄那里就麻烦了,这个精明的家伙在战事的关键阶段,就不肯用自己一方的名义贷款了,只愿意做汇丰的操盘手,进而使得汇丰的宝贵现金,随着暴跌的恒生指数灰飞烟灭,变成了一笔好大的坏账。
直到现在,浦伟仕还在仰天哀叹:只差那么一小步,勤和就会事实上丢掉对香江电灯、牛奶国际、东方酒店、勤和基建的控制权。奈何,老天不肯成人之美!
更让浦伟仕担心的是,隐身于勤和一系背后的唐焕,似乎在这场全球大股灾当中没受到太大的影响,甚至还有余力展开报复,比如说美国海洋银行。
终于,纽约那边连夜发回了消息:美国海洋银行的股份,至少有百分之四十的比例,被集中到了一个神秘投资公司的手中,使其成为汇丰之下的美国海洋银行第二大股东,而且对方已经正式开出条件,要么展开全面收购,要么改组董事会。
涵盖亚洲、欧洲、美洲的“三板凳”策略,是汇丰进行国际化转型的核心所在,可欧洲和美洲的势力范围早就瓜分完毕,不欢迎外来者抢食,甚至汇丰的老家——英国,也是如此。
汇丰要想在这些商业环境已经十分完善的地方落脚,只能找个走投无路的软柿子,拿出好处引诱,徐徐图之,而且还机会难得,美国海洋银行便是如此。
自从1980年破除各种法律障碍,收购美国海洋银行百分之五十一股份以来,汇丰已经在这个经营不善的赔钱货身上,砸进去了几十亿美元。
花费如此大的心血,唯一的目标就是等待完全收购美国海洋银行的机会,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