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0章 白送最佳外语片奖(3 / 5)
在初步了解了《精武英雄》的底细后,东宝一方没有马上表态,而是试探着询问:“那部《被遗忘者》,有多大把握拿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奥斯卡又不是我开的,我怎么敢百分之百保证。”唐焕摊了一下手,“只能说,大家一起努力运作吧。”
为了提高奥斯卡在世界各地观众心里的认知度,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于1947年应运而生。
最初的几年,其直接以奥斯卡荣誉奖的形式,颁发给一些优异的外国电影,或者准确来讲,是非英语电影,
这个状态持续了9年,从1956年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成为竞赛单元,正式制订评审办法。
一般而言,奥斯卡的奖项是由包括演员委员会、导演委员会等等在内的职业委员会,投票选出入围名单。最终再由全体会员投票选出得奖者。
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决选却与另外的奥斯卡奖项稍有不同。其是由单独成立的评选委员会来负责,先是较少的评审委员选出入围名单,然后再让参予过外语片放映活动的会员们来选出得奖影片。
可以说,相比于绝大多数普_选出来的奥斯卡奖项。由少数的评审委员所选出来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操作起来空间较大。
比如,长久以来,美国影艺学院只会邀请每个国家推派一部剧情片来参加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竞赛,从而形成了“每个国家推荐一部影片”的规定。由此招致了不少的非议。
毕竟,像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这些多产的欧洲国家,所制作的电影,往往足以获得数个提名,但却因为这个规定,受限于最多仅能获得一个提名。
另外一个令人垢病的地方是,这种制度使得每个国家所推派的影片,可能会受到政_治或其他方面的影响,比如因为政_治因素而未能获得国家的推荐,或是报名的机会被更有门路的某位导演或某个片厂得到了。
当然了。那些因此受益的电影产量不多的国家,则是这种制度的拥护者,因为其能够保证自己和电影多产的国家分庭抗礼。
简而言之,大致的流程就是,从获得推荐机会,到入了评委法眼,具备提名资格,直到一部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新鲜出炉。
从往届的成绩来看,赢家属于法国、意大利这些电影多产的欧洲国家。至于日本,只是在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处于荣誉奖项阶段。分别以1951年的《罗生门》、1954年的《地狱门》、1955年的《宫本武藏》胜出。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