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2章 唐老板的风马牛不相及(3 / 5)
人似乎已经在外面等候多时了,唐焕便摆了摆手,示意他们也跟上来。
很快,一行四人,到了哲儒香江公司的产品展示厅,里面的服务人员赶紧上前迎接。
能在这里担任讲解工作的女孩子,绝对可以达到空姐的标准,看得陈柏生、江志文、江志强三人不由眼前一亮,而对于这里的it产品,也产生了理所当然的高大上感觉。
来到一个展台前,唐焕吩咐讲解员,“找三张信息采集卡来,让他们填一下自己的生日。”
等陈柏生、江志文、江志强三人拿着铅笔和三张卡片之后,不用讲解员多说,便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毕竟他们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接受新事物很快。
等三张被涂写完毕的信息卡被讲解员收集起来,并放入到一个有光源的设备后,很快便在电脑显示器上,按照a、b、c的顺序,正确打印出了陈柏生、江志文、江志强三人的生日。
“好先进的高科技。”这三位电影人不约而同地赞叹着。
讲解员嫣然一笑,看了一眼大老板,进行请示。
“简单地给他们讲讲。”唐焕随意地摆了摆手。
实际上,刚才陈柏生、江志文、江志强三人所填写的信息卡,类似于原本时空里司空见惯的高考答题卡。
这种信息交换技术和产品的专业名称,叫做optical mark regnition——光学划记符号辨识,即r。
某些r设备,一面是光源,一面是感应器,通过感应光源的强弱,比如,光透过纸的程度,或者光透过纸上小孔的位置,来辨识信息。
其它一些r设备,光源与感应器位于同一面,通过纸张反射光的程度来辨识信息。
显而易见,r最早起源于纸带和穿孔卡,由于具有真正的孔,可以利用透过纸张的光,来阅读数据。
到了1930年代,出现了第一个类似r的设备——ibm 805计分器,它是通过利用金属刷子测试纸上的铅笔记号的导电率来辨识数据。
而真正意义上的r,出现于1950年代。
在这个阶段,蓝色巨人依然贡献不小,研发出来了类似的设备,并在1962年,推出了ibm 1230光学计分器。
自此以后,类似的设备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
而到了1972年,随着提供廉价光学辨识设备的scantron等公司纷纷成立,r的普及这才开始加速。
哲儒公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