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2章 歌后的启发(2 / 4)
决方案当中,数据处理的功能已经初步完备,但像传真这样的通信功能还真缺少。
事实上,传真的历史由来已久。
1840年代,苏格兰人亚历山大·贝恩在研究钟摆同步结构的时候,无心插柳地发明了传真技术。
1850年代,英国的发明家弗·贝克卡尔,改进了传真机的结构,用“滚筒和丝杆”装置代替了时钟和钟摆的结构,这种滚筒模式被延用了一百多年。
1860年代,伊朗人阿巴卡捷根据贝恩和贝克卡尔提出的传真机原理和结构,研制出了可以实际应用的传真机,并且在法国巴黎、里昂、马赛等城市进行了传真通信的实验。
1924年,高质量的相片传真机出现。目前还没有被美国通用电气并购的美国无线电公司即rca,成功地通过无线电将一幅美国总统卡尔文·柯立芝的照片,从纽约传送至伦敦,由此发明了无线电传真,并在两年后开始了商业应用,陆续开通了有线和无线相片传真业务。
1968年,美国率先在公用电话网上开放传真业务,在这之后,特别是1972年以后,其它国家也迅速跟进。
这使得原本局限于在专用线路上使用的传真机数量猛增,尤其是用于传送手写、打印或印刷的书信、文件、表格、图形等的文件传真机,表现得最为抢眼。
再加上国际电话咨询委员会即ccitt关于传真标准化工作的进展,尤其是传真技术自身的发展,机械式的影像扫瞄方式被电子扫描取代,数据传输模式从模拟发展到了数字,传输速度的大幅度提升,联合作用之下,使得人类的通信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和前世里手机标准中的2g、3g、4g类似,现代传真机的发展也划分了阶段。
在1970年代以前,主要使用g1即一类机,传送一页a4幅面文件,大约花费6分钟时间。
进入1970年代后,g2即二类机得到广泛使用,传送一页a4幅面文件,大约花费3分钟。
目前,大约花费1分钟就能传送一页a4幅面文件的g3即三类机,开始进入市场推广阶段。
相比于3的以太网技术,依托于公用电话网的现代传真肯定要成熟多了,只要介入这个领域,就能很快产生可预见的效益。
尤其像日本这样经济基础雄厚的汉字系统地区,手写比键盘输入文字更方便,自然而然地,传真机比诸如teleprinter即电传打字机之类的技术更能展现出明显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