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李渊的遗憾(2 / 3)
增加军力,当时我正好执行这个任务,因为以前跟弘基也有数面之缘,就把他留在身边了。”
刘武周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刘弘基的大名,我在马邑也听说过。这次刘勋卫(刘弘基的官职)能戴罪立功,实在是因祸得福啊,恭喜,恭喜。”
刘弘基拱手回了个礼,笑道:“托刘校尉吉言啦。对了,你们这一路过来,没有看到突厥伏兵吗?城中的圣驾现在可安好?”
刘武周正色道:“圣驾一切安好,这一路上我们没有发现突厥人的伏兵,你们那里有什么发现吗?”
李世民摇了摇头:“我们也搜索了一天多了,没有发现任何伏兵的痕迹,看起来突厥人的主力已经远去了,现在剩下的,只不过是一些后卫队伍和老弱残兵。刘校尉,事不宜迟,我们马上就去雁门郡,把这情况报告圣上,请他发兵追击突厥人。”
刘武周的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好的,我们这就走吧。”
雁门郡外的一处小高岗,晚风吹拂着李渊的胡须,顺便带起李世民的大红披风,父子二人这样站在岗上,看着远处的宇文成都,趾高气扬地押解着两三千突厥俘虏,开向雁门城外,向站在城头的杨广献俘报捷,李渊的眼皮跳了跳,嘴角微微地勾了勾,叹了口气:“太可惜了。”
李世民微微一笑:“父帅是在说这回给突厥人俘虏带走了几万百姓,大量的库存,没有来得及追上吗?”
李渊冷冷地说道:“二郎,你明知为父说的不是这个,这些天一直在军中,为父抽不出时间和你计较,现在总算有我们单独相处的时候了,为父就得好好地跟你算算这次的总账啦。”
李世民平静地点了点头:“阿大还是在怪孩儿这回没有按您的意思,劝住云定兴,从而让各路勤王的兵马早早地云集太原,最后吓跑了突厥人,让杨广躲过一劫,是吗?”
李渊咬了咬牙:“长孙无忌和我说过你的想法,但为父思来想去,这次机会浪费还是太可惜了,只要杨广一死,我们就算不打出拥立新君的旗号,也可以自立啊,以我们唐国公家族现在在关陇世家中的地位与威望,还怕不能成事吗?”
李世民微微一笑:“杨广若是这回就死在雁门,那无非就是各路大将拥兵自立而已,阿大,我们现在可不是在关中,而是在并州,手下兵马不过两三万,还要受那王威和高君雅的监视,一旦突厥俘虏或者杀死杨广,那势必还要继续南下,在太原的父帅就会首当其冲,到时候自保不暇,又如何去争霸天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