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狠人樊子盖(2 / 3)
威,一生没有在沙场建功,只是因为没有机会罢了,一旦给他掌握大军的权力,他是会做得很好的。”
说到这里,王世充勾了勾嘴角:“上回陛下出兵高句丽 ,各路行军总管的下营。布阵的阵图,我都在事后看了,宇文将军那路且不必说,在后面的第二波援军里。从纯军事角度来说,做得最好的就是樊子盖与杨义臣这两位了,日后陛下想要大用将才,也应该从这两位中多给机会。”
杨广点了点头:“那这样说来,朕也应该让杨义臣来守东都才是,毕竟他才刚过五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而且我杨氏两代皇帝都对他有大恩,他的忠诚,也是不用怀疑的。”
王世充摇了摇头:“陛下可以把杨义臣放在身边,让他冲锋陷阵,但不应该让杨义臣留守东都。原因有三,这第一,杨义臣所带的,多是他从朔州那里带回的尉迟部落本部部曲,这些凶悍的鲜卑骑士,一向出镇塞外,没有到过繁华的东都,若是让他们入了关,见识到了汉人世界的美好,难免不生出异心。上回平定杨谅叛乱的时候,朔州铁骑的战功卓著,但事后杨义臣纵兵掳掠,几乎把并州城的汉王府给抢了个精光,事后被御史弹劾,陛下应该记得吧。”
杨广冷笑道:“怎么,杨义臣还管不住他手下的兵,连东都他们都敢抢?”
王世充叹了口气:“鲜卑的部落兵,就是靠着掳掠来保证士气的,微臣不担心杨义臣个人的忠诚,但他很难禁止手下的这种抢劫行为,要是在边地抢抢也就罢了,可东都是朝廷的首都,事关天子颜面,不能由着他乱来。”
杨广点了点头:“你说的也有些道理,那第二呢?”
王世充正色道:“这第二嘛,杨义臣所部,都是以骑兵为主,打野战厉害,守城不行,而东都的优势在于城坚池深,粮草充足,让杨义臣放弃坚城,去与可能的贼军野战决胜负,一旦失败,可能连守卫洛阳的兵力都不足了,这样太危险,还请陛下三思。”
杨广轻轻地“唔”了一声:“王爱卿,你的想法与朕完全一样,就这两条了吗?”
王世充的脸色一下子变得严肃起来,正色道:“还有第三条,就是杨义臣与杨玄感的关系,当年杨义臣是跟随杨素多年,南征北战,平定杨谅时,杨玄感曾经亲自带骁果铁骑驰援朔州,与杨义臣会合,在作战中还曾经亲自出阵,斩杀叛军勇将王拔,为杨义臣之前死在王拔手下的堂弟杨思章报仇,虽然杨义臣本人忠于陛下,但是他要是真在战场上碰到杨玄感,他的部属们会不会全力死打,就很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