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长孙晟的选择(三)(5 / 6)
高下弄出个最后的幸存者,对我朝的威胁都会远远超过现在的这个启民可汗。”
“他们现在的势力还不够强,还要夹着尾巴做人。不敢动作太大,只能半打半拉地吞并和收编一些周围的小部落,如果没有人对他们进行强有力的扶持,他们的大半生也许都会浪费在草原上的厮杀与争夺战,并没有时间和精力把目标对着我们。”
“你们知道,现在启民可汗不敢回漠北的王庭,一直呆在大利城,这样他固然管不上漠北的部落,但另一方面其他人也不敢超过大漠来漠南找他的麻烦。这本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们可以趁机在漠南筑城开荒。变草原为农田。”
“这样即使等到漠北决出一个胜利者,再想染指漠南也不容易了,即使一时打了下来,那里也没了草原,他们根本无法继续立足,这样我朝以长城为标志的防御线就可以不断前推,用不了几十年,至少就能推进到大漠一带。”
杨玄感这时也顾不上看守帐门了,直接走了过来,问道:“那为何将军不去向皇上明言。让他下令进行这项利在千秋的壮举呢?”
长孙晟摇了摇头:“皇上仁厚,为人也有些小气,轻易不愿意使用民力,你看他给自己修个仁寿宫都觉得太豪华。差点为此免了你父亲的官,更不用说漠南建几十个城这样的浩大工程了。上次建的那个大利城,方圆不过数里,还没有移民实边屯田,他已经很不高兴了,更不用说这么大的手笔。”
“我不是没向皇上进过言。可他总是说天下初定,人心思稳,他要学汉朝的文景皇帝,为子孙后代多攒下钱粮,征伐四方的事情交给后人来做。”
杨玄感点了点头,他清楚杨坚确实是这样的人。
长孙晟继续道:“可是就是这样,宇文述也要折腾,他也想学我的办法,让那草原之上互相攻杀,还跟太子说什么这就是我的以胡制胡的办法,没有什么不对之处。”
杨玄感笑了起来:“是啊,其实我也一直觉得宇文述虽然存心不良,想要抢长孙将军的功劳和事业,但所说的并没有什么不对啊,您当初不也是这样挑动沙钵略、达头、阿波、突利这四个可汗互相攻杀,以求得北境十余年的平安吗?”
长孙晟斩钉截铁地说道:“不,完全不一样。他们那四个,除了突利的实力稍弱外,其他三个都拥有着几十万的兵力,数以十万帐计的户数,个个兵强马壮,势均力敌。”
“沙钵略和达头是东西突厥的可汗,阿波不但是猛将,更是前任东—突厥可汗的儿子,是被沙钵略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