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破镜重圆(二)(4 / 6)
与他话别,母子情深,需要花些时间。”
徐德言恍然大悟,说道:“原来如此。”当下再无疑虑,放开怀来与杨素相对饮宴。
又过了一会,只听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乐昌公主走进了客厅,她已经换上了一身粗布的衣服,不施粉黛,脸上的泪痕清晰可见,她的手臂上挽着一个小包袱,虽已徐娘半老,但高洁的气质尤存。
徐德言一下子站起了身,想要一下子冲上前去,朝思暮想的爱人就在眼前,怎能让他无动于衷?冲出两步后突然意识到杨素还坐在上面,自己这样的举动终归不好,便僵在了原地,热泪盈眶地盯着乐昌。
乐昌同样是凤目含泪,看了徐德言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她转向了杨素,深深地一个万福,几乎及地:“乐昌蒙越国公多年的照顾与错爱,感激不尽。只是乐昌与德言的前缘未了,今后不能继续侍奉越国公,还望越国公福寿安康,心想事成。欠您的恩情,只有来生结草衔环相报。”
杨素脸上的肌肉跳了跳,刚才的笑容变成了一阵巨大的伤感,他摆了摆手,没有说话,却是将面前的酒一饮而尽。
乐昌见杨素变得悲伤起来,脸色也变得凄婉,轻启朱唇,吟起诗来:“今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笑啼俱不敢,方验作人难。”四句吟罢,已是眼中泪波荡漾,忍不住抬起袖子擦了擦。
杨素突然仰头笑了起来,笑声中气十足,透着一股爽朗:“这都是怎么了?乐昌、徐先生,今天是你们重逢的大好日子,应该高兴才是。来,我敬你们夫妻一杯。”
徐德言忙回了座位举起酒觥,一饮而尽。
杨素放下了酒觥,正色道:“徐先生在南陈时便是太子舍人,今日一见,也确实是饱学之士,不该落魄至此,不如由老夫表奏圣上,在这大兴城里谋个一官半职,也非难事,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徐德言站起了身,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多谢越国公的美意,只是德言家人宗族都在江南,这十余年来为了寻妻而背井离乡,也不知家人是否安康。
南陈既已入大隋,德言不敢再有求取功名的想法,只愿能携乐昌一起回归故里,平安地渡过余生,别无他求。”
杨素唔了一声,摸了摸自己的长须,突然拍了两下手。杨洪迅速地走了进来。
“杨管家,到库房去取二十万钱的钱票,交给徐先生。”
徐德言听到后吃了一惊,连忙摆手道:“这可使不得。这可使不得。”
杨素摆了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