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 气感?(3 / 5)
法。
“你是不是在逗我啊。”李大牛当时严重怀疑,那个道童是在逗自己玩,哪有这样的心法?除了五心朝天和舌抵上腭这两个是实际的动作之外,其他的几句都是什么意思?
凝神静气,心无杂念我明白,就是不要胡思乱想,可是下面紧跟着的那一句寻气丹田是什么原理?
丹田不就是脐下三寸吗?可是人体解剖根本就没有发现过这个器官啊,我都不知道这个器官到底具体在脐下三寸的哪,我怎么在里面寻气?
“我逗你有什么好处?”道童白了李大牛一眼之后,说道:“你要是不信的话,我把《松鹤心经》的秘籍拿过来给你看看,或者你可以问问其他的杂役弟子,看看他们学到的第一层心法是不是这一句话。”
其实李大牛并不是不相信,因为武功秘籍这种东西,他真心没有见过,没见过就根本没有参照,而且道童确实没有逗他玩的必要。他只是实在是想不明白,就凭这一句话,怎么能够找到气感?
“你不要单是想这一句心法,还要配合呼吸吐纳之法。”道童非常好为人师的讲解道:“吸气的时候,不要挺肚子,而是把气吸到你的胸膛,腹部放空。当你吸到不能再吸的时候,屏住呼吸,将胸膛中的气,慢慢的沉入小腹里。也就是收胸、挺腹。然后保持收胸的动作,将腹部的空气吐出来。如此循环往复,就是呼吸吐纳之法了。”
空气不应该都是吸到了肺部吗?怎么还能放到腹部?
有句老话说的好,知道的越多,不懂的也就越多。李大牛现在就是如此,他知道很多张三丰都不知道的知识,比如什么是空气,空气的构成,日食月食的原理,脚下踩的是一个大球等等,但是却完全明白不了张三丰创造的这个《松鹤心经》是如何能够练出内功的。
“你不要想那么多,就按着我说的做,自己慢慢体会,一般人三五个月就能够寻找到自己的气感,当然,如果三五个月还找不到的话,那就说明没有习武的天赋,你还是老老实实的做你的车夫吧。”道童小大人一样的摆摆手,就离开了,留下了一肚子疑问的李大牛。
不懂就要问,可是问了之后,却连得到的答案都想不明白,那又该怎么办呢?
李大牛知道以自己的智慧,想要想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是不可能的事儿,索性就破罐子破摔的放弃了知其所以然。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修炼内功也是如此,只要所有人都是这一样的套路来的,那么自己也按着套路来走不就行了?一遍不行来两遍,一天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