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抗战之召唤猛将 > 第464章 512旅授衔仪式(下)

第464章 512旅授衔仪式(下)(5 / 7)

政商人士,不再参加我们今日的盛会,其目的就是给我们512旅难堪,给我党我军一个难堪,让我们下不来台,让我们今日的盛会,变成一个笑话!”

“而我说的办法,就是在李大本事邀请龙华镇乡民前来观礼的基础上,增加一项。”

“在我们原有升等、授衔的仪式上,增加一项仪式,那就是阅兵!”

阅兵?

这两个字一出,众人瞬间俱都惊喜起来。

王亚樵言道:“这个主意好,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阅兵,是对武装力量进行检阅的仪式。

而且,阅兵也并不是后世独创的!

中国史书中,关于“阅兵”的最早记载,要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涂山会盟了。

《淮南子?原道训》中就说,从前,夏部落的首领鲧,建造了很高的城墙来保卫自己,大家都想离开他,其他部落对夏虎视眈眈。后来禹当了首领,拆毁城墙,填平护城河,把财产分给大家,毁掉了兵器,用道德来教导人民。于是大家都各尽其职,别的部落也愿意来归附。

禹在涂山,邀请诸侯会盟。

据说,在大会上,禹手下的人,手持用羽毛装饰的兵器,和着乐曲载歌载舞,表示对南方部落首领的隆重欢迎。而前来会盟的氏族部落首领都带着玉器和丝绸一类的贵重物品,表示对禹的臣服。

涂山会盟中,尽管禹没有发一兵一卒,但他的武力展示,足以威慑诸侯,从而“化干戈为玉帛”。

禹的行为,实际上也就是“阅兵”的雏形。

后又有周武王孟津观兵、鲁恒公在邱阅兵等等。

此后阅兵仪式,在中国古代的历朝历代之中,都屡见不鲜。

到了清朝,阅兵更是成为了清政府的传统,清顺治帝规定,每隔三年在南苑围场举行一次“大阅”。大阅按照实战要求进行,目的是为了检验八旗兵的训练情况和战斗力。

到了欧阳所在的后世,世界各个国家,包括中国,在逢国家重大节日、迎送国宾和军队出征、凯旋、校阅、授旗、授奖、大型军事演习时,都会举行,以示庆祝、致敬,展现部队建设成就,并可壮观瞻,振军威,鼓士气。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振奋国民之心,恫吓敌人之胆!

“后世的国庆阅兵,我从未错过,尤其是2015年9月3日的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更是让人心潮澎湃!”

欧阳心里一阵火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