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庞统的决定(4 / 5)
嘈杂,一些读书的人声音在这么一片嘈杂的地方,蓦然响彻。
“什么文章!”
“不知道能不能比得上将进酒和爱莲说!”
这个酒楼,老板是一个喜爱附庸风雅人,他对于读书人很恭敬,士子来消费,基本上都打八折,所以这里来来往往的士子很多,这个声音和一处,一下子人群兴奋起来的。
“陋室铭!”
一个身材高大,一袭蓝色儒袍的青年站出来,得意洋洋的道:“这可是东侯今日新作,才在钟山书院发表,某是通过钟山书院的一个表兄才拿到了!”
“读来听听!”一个士子激动的道。
“好嘞!”
高大的蓝衣青年的站出来,清清嗓子,站在酒楼的一个桌子上,大声朗读起来,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江东伯喈庐,钟山东月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孙权大手一改,陋室铭就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
蔡邕昔日落难江东,结草庐而生活,而孙权现在居住的地方,有一个亭阁,就叫东月亭,算是雅致而不奢侈的地方。
“好!”
酒楼之中,众人拍掌叫好,叫喝冲天而起。
“东侯果真是我等士林骄子也!”
“今年东侯不过十五而已,如此文学造诣,此乃我读书人之幸运也!”
酒楼之中,一个个人,开口赞赏,目光激动,天下大部分的文人都有一种风骨,财富未必能让他们认同,权势不能让他们折服,但是文采斐然,却能让他们心中生出敬畏。
以前孙权给他们的印象是,身份高贵,狡诈而嚣张,对于孙权,大部分的士子是敢怒不敢言,现在,他们却打从心底敬佩。
“昔日东侯虽然是少年得志,才能非凡,但是文采匪浅,难成大器,如今不过进入钟山书院,在郑公的熏陶之下,两月之光景,有此变化,郑公天下大儒之名丝毫不虚!”
“明年,某家打算去考钟山书院。”
“某也去!”
一个个激动的少年,朗声的道,声音引动的酒楼的躁动。
孙权扬名同时,钟山书院也开始在吴国的之中扬名,特别是孙权前后的名声迅速的变化,让他们对钟山书院更加的看好。
“陋室铭,好,好风骨,好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