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万军从中一点红(3 / 4)
当世名将,全军戮力同心,半年之内守住睢阳城绝对没有问题。”
南宫望不以为然,撇了撇嘴,但没有继续跟孔晟争辩下去。
与南宫望怀有同样心态的其实有很多人。包括孔晟麾下众将,也包括夏邑军民。
因此,叛军十万进攻睢阳的消息在夏邑城内传开,不可避免地引发了群体性恐慌情绪。
有些被战乱和叛军劫掠吓怕了的百姓,甚至连夜携家带口逃离夏邑城,而城中更是谣言四起,人心惶惶。
按照孔晟的命令,李彪李虎两人率军坚守岗位,对于逃走的百姓不加阻拦,而是好言宽慰。而对于军队,则是发现逃兵便就地斩杀,充当了战时宪兵队的角色。
南勇则带人不遗余力地在军中进行稳定军心的思想政治工作,不管军卒相信还是不相信,反正南勇的思想工作是做到家了,至少从当前逃兵不过十的结果来看,效果还是蛮不错的。
夏邑城在经过暂时的混乱之后,很快就恢复了秩序和平静。这是让孔晟最为欣慰的地方。
而对于南宫望来说,这更加让他对南勇其人的综合素质和李彪李虎两人对孔晟的忠诚度有了更深的了解。
第二天,又传来军报,尹子琦的叛军进占宁陵。叛军在宁陵稍事休整,旋即分四路对睢阳城展开合围,在第三天上午就完成包抄,将睢阳城围得水泄不通。
但一连几日,叛军都没有主动进攻睢阳,而对于夏邑这边,也更没有任何的动作。
这让夏邑这边变得更加平静如常。逃走的百姓越来越少,反正这兵荒马乱的,离开夏邑也没有容身之所,不如在夏邑听天由命,背靠孔晟这支强大的兵马,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一旦百姓的心安定下来,参与夏邑守防和农耕建设的热情积极性就更高了。
见叛军走向和形势大局的发展竟然一如孔晟的预判,南宫望嘴上不说,心里却着实有些叹服。有些时候,他实在是想不通,凭孔晟一介江南士子出身、年不及弱冠,怎么就拥有如此高人一等的眼光和大局观?
权谋手段或许能跟性格有关,但这种眼光和视野,却不可能与生俱来,孔晟一个少年郎,如何这么妖孽?难道真的是天降奇才?或者说是……天命所归?!
南宫望想到此处,眼眸中就光耀起来,再望向孔晟的时候,就多了一些别的东西。
很快,夏邑就恢复了既有的平静,军民人等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城外春耕忙的景象还是热火朝天。
而一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