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八·修好(2 / 3)
,什么话不能说......虽然他的度碟是挂在我们皇觉寺名下,可他毕竟曾去福建游方多年,移了性情了......”
宋老太太笑一笑打断他:“举头三尺有神明,大师们都是佛菩萨的座前弟子,一言定人前程也是有的。正因如此,更该谨言慎行才是。都说出家人慈悲为怀,元慧大师对我们家,着实无一丝慈悲可言......不过元觉师傅您说的也对,冤家宜解不宜结,这个道理我们也是知晓的,东西我们就收下了,劳烦大师们走了一趟,家里备下了素斋,请师傅们移步享用。”
说的都是些场面话,宋老太太实在是不愿意听,要不是因为不能跟皇觉寺闹翻,这几句话她都不愿意跟元觉说。
等见了宋楚宜,她精神就有些不济了,拉着她的手晃了晃,不提皇觉寺来赔罪的事儿,反问她:“跟茵茵处的怎么样?”
宋老太太始终惦记着她跟尹云端的关系,虽然知道尹云端是个不会犯糊涂的,可是却还是担心宋楚宜会受委屈。
宋楚宜心里一软,把头靠在宋老太太膝上,一管声音又清又亮:“很好,祖母放心。我会好好的过日子。”
她平常都压着嗓子,为的就是做出沉稳的模样,此刻一旦放松下来,小女儿的娇态就展露无疑,听的人心都要化了似地。
宋老太太拿了手替她梳理头发,轻轻的拍着她的背:“既是这样就好,快过年了,你也帮着你大伯母理一理事,你外祖母养女孩儿可不像我这样粗糙。你那个只大你半个月的表姐,不知道多好,不仅诗书琴棋上头造诣匪浅,连管家理事也一把抓,样样不含糊。这样的小娘子以后可了不得,你到时候去了,别被人比下去了。”
崔华鸾是天下贵女争相效仿的典范,身份贵重,母族也是皇族,可身上一点儿没有九公主等人的娇纵气,听说当年晋中大旱,还曾经亲自领了族人凿井取水......
宋老太太会叫宋楚宜去晋中,也是因为晓得崔老夫人的打算-----若是宋家崔家一定要连成一线绑在东宫太孙身上,那崔华鸾还是要更适合些。
而宋楚宜,不管是私心里希望她日后过的轻松一些,还是论合适不合适,宋老太太都不想她踏进这样的浑水。
宋楚宜忍不住失笑,她跟崔华鸾有什么好比的呢?崔华鸾可是舅母的女儿,是她的表姐。她跟她亲近还来不及。
可她也知道宋老太太这是心有偏向,也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缘故,从善如流的应是:“是,到时候请大伯母教教我跟明姿,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