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庄子眼中的孔夫子(2 / 3)
了,大家都不遵守律法、礼数了,如果我们还去教导别人去遵守,那就是在坑别人!在欺骗别人!那就是让别人接受律法、礼数的束缚。那就是让别人不能自由、灵活变通地生活。
无论是在乱世时期,还是在太平盛世时期,社会永远都存在着阴暗的一面。只是在太平盛世时期,社会的阴暗面相对来说少一些,而在乱世时期,阴暗面相对来说多一些。
社会永远都有阴暗面,这是不争地事实!
所以说!无论是在乱世,还是在太平盛世,我们都要以生存为律法。以不影响他人的生存、不被他人影响自己的生存,为律法。只有这样,才符合人道,人类生存之道!”
庄子尊重孔夫子的人格、敬佩孔夫子坚守信念的精神,但不推崇儒家那一套学说!认为儒家学说只能用在盛世,用来普及广大民众。在太平盛世的时期,以国家权力为手段,进行普及推广是可行地。而在乱世,推广儒学,或者以国家权力为手段去进行普及推广,那就是在害人。
庄子认为在乱世时期,生存就是律法!不影响别人的生存,不被别人影响了你的生存,那就是律法!
总之!庄子对孔夫子的人格,还是尊重的。特别是对孔夫子的坚守信念的精神,是很推崇的。认为道家也要像孔夫子那样,坚守信念,做到:不影响别人的生存,也不被别人影响了你的生存。
还有!庄子对儒学也不是持全盘否定地态度。他认为,儒学在盛世时期,是可以推广使用的。因为!人类确实需要一个具体地行为准则。
认为儒学是治德之学,而不是治世之学,更不是生存之学。认为法家以法治国,是值得推崇的。认为应该“以法治国、以儒治德、以道治心。”
认为社会是由个体的人组合而成的,要想治理好社会,就必须先治理好个体的人。
如何治理个人?庄子认为,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不是用明文规定来规范就可以的。也不是用这个标准、那个标准来衡量,就可以的。而主要看一个人的人心。明文规定、道德规范,这标准那标准什么地,别人都可以装,都可以迎合、规避。别人可以表面上遵循,而内心里根本不遵循。
所以!这个衡量标准那个衡量标准,都没有用。只有我们与这个人长期接触,才知道他是个什么东西。
所以!不管你以国家权力还是以个人的名义,你要求别人如何如何,都是行不通的,都是在束缚别人。只有别人自愿遵守,才是也效果。
所以!国家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