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之钢铁大亨 > 第四百七十七章 底牌的分量

第四百七十七章 底牌的分量(3 / 4)

掌门人,也将是计经系在淮海省除田家庚之外,最为重要的人物;上面甚至考虑,将来由徐沛接替田家庚在淮海的位子。

徐城作为淮海省会城市,科研院校集中,科研技术力量雄厚,历史上就是中原重镇,从煤铁工业发展起的工业底子深厚。九五年徐城工业总产值超过五百亿,占全省工业总规模的四分之一强。

徐城虽然跟其他沿海发达省份的二线城市不好比,在淮海省却是绝对的老大地位——倘若新浦钢厂与省钢在梅溪的电炉钢项目今年同期开工建设,东华市的工业规模就会井喷式的发展,快速缩短跟徐城的距离。

省钢在梅溪的电炉钢项目倒还是其次,主要还是进一步完善梅溪新区的产业布局,而新浦钢铁项目的建设,绝不仅仅就只是为东华添加一座钢铁厂。

以大工业项目带动大产业布局、继而带动城镇化整体发展的梅溪模式是沈淮一手开创的;到九六年,在梅钢的带动下,梅溪镇工业总产值有可能突破一百亿,梅钢直接所占比例只有三分之一。

这么好的模式,沈淮不可能弃之不用,而且新浦钢厂项目主要还是承接英国西尤明斯工业集团的炼钢业务,很难说之后没有一系列的产业转移。

就算以梅溪镇此时的产业格局去衡量,东华市霞浦县在三五年后,很可能会出现一个产值规模甚至高达三百亿的产业集群——徐城不加快发展速度,老大的地位就未必能一定保得住啊。

不要说徐城市的压力大了,淮海省其他地市的压力也不会小。

李谷笑着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不然淮海省也没有办法拉近跟其他沿海省市的差距啊。”

田家庚点点头,说道:“仅这份规划书,还不能完全看出沈淮心中的丘壑。以老眼光看,谭启平在东华的表现还算是中规中矩,在那么多地市党、政一把手里,他不能算能力差的,但他的能力局限于格局之内,缺乏开创新格局的能力跟魄力。淮海省要崛起,不缺那些在体系内搞平衡的人物,缺乏的是那些能开创新格局的人啊。”

李谷笑道:“宋家能出一两个妖孽,都是罕见的;东华市委班子要有十一人,省里总不能帮着配齐都有大格局心胸的人物吧?”

田家庚笑了笑,知道东华市委班子的调整,总归是他要考虑的关痛问题,将规划书合上,说道:“具体的还是等明天见过沈淮再说吧……”

*******************

宋文慧将新浦钢厂项目的情况大体介绍完,宋乔生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