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论战(下)(10 / 13)
火中取栗。
公良友琴援军主将公良小天再次犯下致命错误,在樊家让城后令部将屠城。绝望中的城民奋起抵抗,乐清城激战竟夜仍无分晓,公良小天无奈留下七千部属继续屠城,不等金华到来,点起余部八千人马赶往抚州主战场。
抚州轻甲营按计划应阻截、迟滞普济援军,但是其主将审时度势,断然率部奇袭乐清城。就在城民与海匪殊死搏斗之际,抚州轻甲营出现杀败了海匪,占领了乐清城。待金华大军摆脱抚州轻甲营一部的袭扰,抵达乐清城之时,面对的已经是严阵以待的青焰军和众志成城的乐清城民。
金华大军由于无法在乐清城得到计划中的给养,没有加入抚州主战场,径自折返温岭而去。
旷野上,青焰军集合全军之力,向公良友琴发动了总攻,八千宿卫营、九千百夷精锐、五千雍扬后备营、六千宣城步营共两万八千精锐将士,结成攻击力最强的锋矢阵,在一万五千民军、四千水营将士结成的偃月阵护卫下,轮番向普济军的方圆鱼鳞阵发动攻击。
激战半日,普济军阵抵挡不住冲击,公良友琴无奈亲率六千精锐冲击青焰军以战力较弱的民军所组成的本阵,普济军阵型溃散,被青焰军分割成众多小块,两军陷入混战局面。
公良小天倍道兼程赶到主战场,恰遇另一支刚刚抵达战场的一万两千的民军,两军狭路相逢,又杀了个难解难分。
普济军再无援军赶到,而徐汝愚一方却可以有四千民军脱离战场休整,并先后有三千百夷精锐和五千抚州轻甲营赶赴前线。
徐汝愚一方的强悍实力,以及先弃民后助海匪对民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使窥视一旁的樊家一万精兵不敢轻动。
激战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清晨,普济军全面溃败,青焰军一路追杀。再加上乐清与雁潭堡等归路分别被青焰军和樊家所断,参战的四万三千普济军(含公良小天率领的八千援军),仅有不足三千人逃回温岭。
公良友琴折损四万大军,一无所获,青焰军不仅尽得三府,还意外得到乐清城和乐清府之地,大获全胜。至此,抚州会战结束。
2、分析点评
这是徐汝愚的青焰军成军以来,第一场数十万大军的大会战。作者终于不再写同一战术的重复运用,终于不再让徐汝愚深入前线搏杀而是坐镇中军指挥,俺总算长出了一口大气。
双方实力对比,公良友琴原本占优,公良友琴手下正规军就有七万人,还有八千流寇助阵。而徐汝愚费尽心力,加上近三万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