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延陵荒地(2 / 4)
宁越山,梅立亭节制其余四人,加卫将军衔。其余四人加统制衔。
以清江水营第一营、第二营为骨干,抽调各部娴熟水性的将士组建静海水营,编制万员,魏禺统领,加卫将军衔,季子衡辅之,加统制衔。主要驻守防区为静海水域,新兵训练之所,则在雍扬的纵深水域。
雍扬府设立的静海战区在泰如府的正面,徐汝愚在那里屯集水陆近四万战力,虽说为了防备普济海匪,对陈族也造成相当的压力。
东海战局之后,泰如一直不是陈族的防御重点,只驻有一万卫军与六哨平城水营战舰(五千水军)。
陈族全力谋划图略白石、将兵力重点部署在毗陵之际,让徐汝愚雍扬军制改编所扰,顿感棘手。
陈预再次致函邀请徐汝愚夫妇前去宛陵观礼,以此缓解两家因万嵘叛离之事而骤然升级的矛盾。
九月上旬,云清虚、江幼黎、梅映雪一行人,途经青埔县,进入泰如府内,前去宛陵观礼。
雍扬改编之后,徐汝愚的实力真正的浮出水面,出现在世人的眼中。
世人骇然发觉,徐汝愚已成为东南仅次于陈族的第二大势力。
隶属于徐汝愚的清江府与雍扬府两府的战力将近十万众,其中还不包括武陵山上的百夷军队。此时离徐汝愚出现在世人面前才过去三年多的时间。
一直到九月下旬,普济海匪并没有如众所料的出现雍扬附近的海域。
世间传言纷纷。
七月普济海匪即将入侵的恐怖气氛不过是徐汝愚为更便利迅捷的控制雍扬府而刻意营造。此一说也。
徐汝愚善于在会战中整合各部的战力,此时公良友琴寇袭雍扬,无疑是相助徐汝愚对静海战区的三万战力进行军制改编,公良友琴还没笨到助宿敌的地步,所以此时不会来侵雍扬。只是此时不侵,日后更无相侵的可能。此一说也。
公良友琴被徐汝愚两次挫败,信心全无,徐汝愚坐镇静海战区,他自然无胆来侵。此一说也。
无论外界如何传言,清江、雍扬两府的民众只相信第三种论调,也令敌视徐汝愚的势力颇为无奈。
延陵新近设邑,迁民只有十万出头,对延陵西面即延陵与雍扬之间的土地进行开垦,东面及北面大片肥沃的土地尚且是荒地。
政事堂除去雍扬日常事务以及明年将施行的政制之外,对延陵东面、北面,以及青埔南面,新设海陵县除沙洲之外的大片荒地处置争议最大。
延陵、青埔、海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