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伞兵突击(3 / 4)
毫无防备”其实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变化莫测的战场到底如何谁也无法预测。
而作为日军二次进攻的战略要地。通往印度腹地的战略要冲的英帕尔不同与缅乱无章的城镇。也不同于固守一地要冲筑垒修城的滇西县城。英帕尔的建筑根本谈不上什么风格。在印缅公路尚未开通之前这里不过是几十户人家的高原小。
正是因为有了印缅公路。大量美国援助物资的通过和大量的驻军。加之缅甸逃难的难民。这才有了英帕尔的繁荣和热闹。
日军第一次进攻英帕尔的时候。英军在蒙巴顿的挥下围绕着英帕尔修建构筑了长达七余公里的环形防御体系。砍伐了大量的树木。将附近方圆几十公里都的面目全非。
十几万英印部固守于此尚显不足防御漏洞极多。眼下一个不满员的日军大队又能如何?张哲铭猜非常对。野仁一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对英帕尔进行全城警戒除了固守的彼德利英军军官俱乐部外。就连极其重要的仓库区都全部放弃了。在高野仁一看来此刻分兵把守是非常不明智的。兵力必须集中使用才能有效的挟制对方的进攻。
迅肃清零散的日军巡逻队后。前二批空降的八百余名特种兵已经基本全部渗透到位。而不断失踪的哨兵和巡逻队也引起了日军的警觉。张哲铭在望远镜中借助原俱乐部停车场昏暗的灯光现日军正在使用沙包木板等物资将门堵的严严实实的。而且从俱乐部大楼(三层哥德式建筑)的三楼往几乎每一,都在阳台窗口排水口都有日军部署的火力点。
张哲铭甚至可以清晰的见在火力点窗口内徘的日军。显然之前准备的突然袭击不能效了。强攻绝对不是特种作战旅的战术风格很快。渗透的分队俱乐部大楼不远的街口现了一处下水井。从管路的方向上看是通往乐部大。
喜出外的张哲铭立即组织了二个人突击队。他决定如果下水管道真的是通往俱乐部大楼内部的。那就给日军来个中心开花。1911手枪第一个跳了下去。果在远征军的任何一支部队内。张哲铭都会被部下们拼死给拽回来。但是在特种作战旅的氛围是不同。特种作战旅的指挥员们几乎是担任第二或第三突击手。在关键时刻往往都是充当尖兵。因为他们与队员之间建立了一种无法言表的信任和默契。
张哲铭虽然带着防毒面具但浓烈的异味还是熏他忽悠一下。在没膝深的污水中。张哲铭小心翼翼的前行。在身十名突击队员缓缓跟随。
下水道并不是张哲铭原来想象的那么狭窄。该死的英国佬总算干了一件好事。但是在前